天明寺的杂物间里有个洗澡木盆,这个木盆有些年头了,戒嗔记得那还是戒尘戒痴两个小师弟小时候洗澡用的。因为是给小小和尚洗澡用的盆,所以木盆体积中等,比起平日的洗脸盆要大上一些,但比成年人的洗澡盆又要小上一些。也正因此,后来戒尘和戒痴长大一些后,木盆便用不了了。木盆放在外面有点碍事,也没有特别的用途,便移进了杂物间。
再次使用木盆是因为寺里的小狗戒言,因为戒言喜欢在地上乱滚,还喜欢在香客身上乱蹭,为了不让戒言弄脏施主们的衣服,所以,我们也会定期给它洗个澡。戒言平时性格还是挺温顺的,但是每逢洗澡的时候,它都充满了怨念,常常用四只爪子搭着盆边不肯下水。对于此事,我们其实也挺郁闷的,洗个澡还要斗智斗勇,真是很辛苦,后来戒傲师弟灵机一动,从杂物间把这个木盆拿了出来,于是任戒言再百般抵抗,但爪子不够长度,也找不到着力点,我们就可以从容地把它洗干净了。
那个木盆在几个月之后,又有新用途,那天,戒尘师弟无意中把花架子上的几盆花碰掉了,花盆碎成了几块,泥土和盆中的花都散落到了地上,一时间找不到空的花盆替代,便索性将泥土都装进了这个旧木盆里,然后把几盆花临时性的栽种在了木盆里。曾经担心过,木盆底是密封的,这样容易积水,会不会对花的生长造成影响。但是那些花,生长得还是不错的,戒傲师弟后来说,估计是因为木盆的材质没有花盆那么致密,少量的水也能慢慢渗透出去。于是我们也就没有特意再找花盆把它们移栽回去了,而任由它们在木盆生长了。那个木盆原本放在后院里,过了几个月后,戒嗔和戒傲把它移动到了前院。
这段时间来寺里的施主们,看到木盆的时候,会好奇地用手捏捏,看看是什么材质,当大家发现这是个洗澡盆的时候,都会觉得挺好笑的。施主们对着木盆笑时,戒嗔心里的想法居然是:“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为什么大家都是这样的反应?”后来戒嗔想,其实洗澡盆种花本身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施主们惊奇的反应是正常的,只是戒嗔用它种植了几个月的花,所以习以为常了。
或许我们对某些事情会产生惊奇和平淡的反应,往往不在于事物的本身是正常还是异常。而是在于看待它的人的适应性,所以当一件并不合理的事情长期存在以后,我们便容易视而不见了。
有时候,也会有好奇的施主和我们讨论洗澡盆的来历,当我们讲到它曾经是戒言的洗澡盆的时候,还会有施主向我们追问戒言之后的洗澡问题。其实,给戒言洗澡了几个月后,它对洗澡这件事情也没有抗拒了,不管放在哪个盆里,戒言都会乖乖地不再抗拒。对于戒言后来的表现,施主们对它都大加赞赏,施主们都说,每天聆听佛音的狗就是不一样,总是如此的温和淡定。
不过戒嗔心里却觉得,从某个角度上讲,戒言后来任由我们摆布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反抗失败后无助的妥协,细想也蛮心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