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民生上海·浦东篇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幸福家庭热线心理咨询师刘晏华
360天守着热线做义务咨询
资料照片
  从一名普通的心理咨询师到今日的资深心理专家,刘晏华(见右图)经历了各种起伏。在畅谈她的人生经历时,刘晏华始终保持着一颗“微笑”的心。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晏华也不例外,“我喜欢人性和与之相关的学科,能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人们心中的困惑,是我的心愿,也是兴趣使然。”她说。 

  2003年起,刘晏华开启了探究心理学的大门。“初入心理行业,我每月的工资只有500元。”刘晏华坦言。在上海这个高消费的都市中,这样“微薄”的待遇确实不堪一击。刘晏华也曾动摇过,毕竟她和她的家庭也要食人间烟火。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理想,刘晏华该如何抉择?“我没有放弃挚爱的心理学,因为当时只要一想到转投他行,我就觉得心痛不已。”刘晏华丝毫不后悔。凭借着对心理学的热爱,她咬咬牙,坚持从一名助理心理咨询师做起。

  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先要成为一名阅读者。刘晏华说:“这门学科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一方面是从导师那不断学习,另一方面是从众多的书籍中汲取养分。”海量的、跨领域的阅读最需要的便是时间的消耗和大量精力的投入。每天22时起,这是刘晏华与书籍的“对话”时间。她把书中所提到的种种论调与自己的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有时不经意间一抬头,看到时钟已不知不觉指向了凌晨2时。

  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刘晏华已是上海著名心理专家、国家心理咨询师特级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特级授课老师,临床咨询时间高达万小时以上,疗愈率达到80%。同时,刘晏华也经常以心理专家的身份担任各大电视媒体的节目嘉宾。  

  然而,刘晏华并不满足自己今日的成功,在她的心中,有着更高层次的目标去实现。“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理解不够到位,他们认为这与神经方面或大脑方面的某种疾病相关。”她说。为了“重塑”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和充分发挥心理学起到的作用,刘晏华在浦东新区妇联提供的平台上为市民提供义务心理咨询服务。

  对于新区妇联联合专业机构开通的幸福家庭热线,刘晏华倾注了不少心血。一年365天中,除了5天的春节休息时间,每天上午10时至晚上9时,刘晏华和她的团队,都会坚守在热线旁,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电话咨询服务。“一个居民的来电就会长达半个多小时,但如果心理咨询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花再多的时间我也心甘情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观点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7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春运直通车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民生上海·浦东篇
   第A26版:民生上海·浦东篇
   第A27版:民生上海·浦东篇
   第A28版:民生上海·浦东篇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6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8版:市场之窗
   第B19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0版:市场之窗·评比
“二次创业”吸引人才汇聚 五位市民串起“浦东故事”
幸福家庭热线心理咨询师刘晏华 360天守着热线做义务咨询
“白玉兰荣誉奖”获得者德勃雷 法国“帅老头”爱上了中国
沪江网CEO伏彩瑞 曾拒绝100万美元创投选择留下
惠东蔬果合作社承包人孙惠民 种好地不担心东西卖不掉
陆家嘴一银行金融市场部孙韩钧 金融白领们陆家嘴“造梦”
新民晚报民生上海·浦东篇A27幸福家庭热线心理咨询师刘晏华
360天守着热线做义务咨询
2013-01-30 2 2013年0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