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晏华也不例外,“我喜欢人性和与之相关的学科,能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解决人们心中的困惑,是我的心愿,也是兴趣使然。”她说。
2003年起,刘晏华开启了探究心理学的大门。“初入心理行业,我每月的工资只有500元。”刘晏华坦言。在上海这个高消费的都市中,这样“微薄”的待遇确实不堪一击。刘晏华也曾动摇过,毕竟她和她的家庭也要食人间烟火。一边是现实,一边是理想,刘晏华该如何抉择?“我没有放弃挚爱的心理学,因为当时只要一想到转投他行,我就觉得心痛不已。”刘晏华丝毫不后悔。凭借着对心理学的热爱,她咬咬牙,坚持从一名助理心理咨询师做起。
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先要成为一名阅读者。刘晏华说:“这门学科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一方面是从导师那不断学习,另一方面是从众多的书籍中汲取养分。”海量的、跨领域的阅读最需要的便是时间的消耗和大量精力的投入。每天22时起,这是刘晏华与书籍的“对话”时间。她把书中所提到的种种论调与自己的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有时不经意间一抬头,看到时钟已不知不觉指向了凌晨2时。
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刘晏华已是上海著名心理专家、国家心理咨询师特级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特级授课老师,临床咨询时间高达万小时以上,疗愈率达到80%。同时,刘晏华也经常以心理专家的身份担任各大电视媒体的节目嘉宾。
然而,刘晏华并不满足自己今日的成功,在她的心中,有着更高层次的目标去实现。“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理解不够到位,他们认为这与神经方面或大脑方面的某种疾病相关。”她说。为了“重塑”人们对心理学的认识和充分发挥心理学起到的作用,刘晏华在浦东新区妇联提供的平台上为市民提供义务心理咨询服务。
对于新区妇联联合专业机构开通的幸福家庭热线,刘晏华倾注了不少心血。一年365天中,除了5天的春节休息时间,每天上午10时至晚上9时,刘晏华和她的团队,都会坚守在热线旁,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电话咨询服务。“一个居民的来电就会长达半个多小时,但如果心理咨询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花再多的时间我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