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同志提出,上海要做好“加减乘除”。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清除高耗能、高污染、高危险产业,是一道除法题。要除,而且是清除。
民众要健康的生活,城市需要清洁的空气。PM2.5数据和空气质量指数发布短短数月,常常流泪的“空气宝宝”,警醒管理者重新规划产业布局。转型发展,绕不开做除法。取舍得当,方能腾挪出发展空间。
“先污染,后治理”,发达国家曾走过这样的弯路。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几天内死亡人数增加了4000多名。之后,政府陆续颁布了《空气清洁法》《空气污染控制法》和《环境法》等多部法律,迁走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扶持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等等。
迁厂挪地要投入,职工安置要妥帖,做除法要懂得精算,争取最大公约数,其中蕴含着智商,更有情商。静安区组审议时,龚德庆代表有句话让人回味:“考核干部要抓乱作为和不作为,也要管管慢作为和选择性作为。”转型发展关键在执行人,对空谈观望的也该做除法。
(作者为本报记者、市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