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舞”源于1994年几位爱尔兰舞蹈演员在欧洲歌唱大赛串场的一段7分钟踢踏舞表演。这段舞蹈的风头出人意料地盖过了歌唱赛主体节目,在欧洲顿时掀起了一股踢踏舞风潮,由此激发了编导团队的灵感。他们构思了反映凯尔特人民族发展史的故事框架,以爱尔兰踢踏舞为主,融入弗拉明戈舞、古典芭蕾舞和美国爵士舞,运用先进的声、光、电舞台技术,精心制作了这台长达两个小时的剧场秀。近19年来,“大河之舞”足迹遍及五大洲190多个城市,演出场次累计达2.2万场,观众人次超过2500万,票房收入达24亿元,DVD销售量逾1500万张,还荣获了格莱美“年度最佳音乐剧”奖,屡屡创下演艺产品闯荡市场的骄人纪录。
狂野的激情舞步、磅礴的舞台气势、多元的融合曲风、天籁般的凯尔特歌声和眼花缭乱的灯光造型……每次来上海,“大河之舞”都受到观众的热捧。据介绍,春节期间的演出票房,很少有团体票支撑,绝大多数人购买的是情侣票和家庭套票,尽管以散票为主,但开票仅两周,票房已超过百万元。
去年10月,暂名为《海盗女皇》的姊妹篇,在都柏林试演时大为轰动,年内将启动世界巡演。“大河之舞”将在这次中国巡演后告别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