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上海两会·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3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点关注
代表建言:涉及未成年人培训需前置审批
  既然乱象丛生,未成年人教育培训为什么还这么热?

  专家分析,一方面是培训机构推波助澜,比如制造“小升初进名校要看证书”之类的紧张气氛,吸引家长把孩子送来培训、考证;另一方面是家长之间非理性的攀比,“别人孩子学了,我的孩子不学,就落后了”。

  建议立法

  如何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监管?市人大代表、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介绍说,市教委有督导事务中心和教育执法中心,对于1000多家经过教育行政审批的机构,每年都组织专家团队前去评估,只有通过了年检的机构,才能够继续办下去。然而,对于工商、民政、人保等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或“咨询公司”,教育部门并没有权限去监管。

  倪闽景代表建议上海通过立法规定,今后所有涉及从事未成年人培训的机构,都需要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前置审批。开办者提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的举办者、场地、师资的资质进行审批、认定。通过审核的机构才有资格培训未成年人,否则,违规机构可以被立即取缔。

  郭雄代表也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非学历教育机构及从业人员的监管,对非学历教育机构设立由教育部门或专业协会负责的教学专业准入制度,统一培训,并定期监督检查,确保学生在校内的正规教学实施减负以后,在课余也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关部门也应禁止非教育部门对非学历机构开展评选,选出所谓的上海优秀教育培训品牌,以免误导家长。

  三种模式

  针对早教机构,陈磊委员认为,上海应建立公益性、半公益性及市场化三种模式相结合的早教服务体系,但首先要明确的是由谁来管,“商业化的早教机构不能作为监管的盲点,要尽快落实行业监管的主体。”她建议由上海市教委牵头,协调工商、民政、物价等各部门,对目前各类早教机构的登记注册、日常运行及监督管理进行深入调研,摸清现状。

  代表、委员们还给热衷于为孩子找补课班的家长泼了一盆冷水:现在的课外培训、补课,大多是几十个人上大课,大部分时间是做卷子,然后老师花一点点时间对试卷分析一下。这样的补课只是机械训练,对于成绩的提高起不到什么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观点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8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春运直通车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阳光天地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艺时评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读者之友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1版:好吃/美食点击
   第B12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海上寻味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多,谁来管?
代表建言:涉及未成年人培训需前置审批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焦点A04代表建言:涉及未成年人培训需前置审批 2013-01-31 2 2013年01月3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