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与汪浩的婚姻,在2011年的最后一周,终于走到了尽头。挑这样一个日子办离婚手续,是因为5年前的差不多这个时候,他们也是走进这一扇大门登记结婚,于是潜意识中都想看看:临近年终,是否也有离婚的人。
不知是因为快到午餐时间了还是都奔着结婚登记处去了,办离婚手续的柜台前只有三对面无表情的人。两人领了号牌,在等候椅上落座,互相看了一眼,是怨恨是遗憾还是留恋已经不重要了。至少李君心中已很坦然很淡然。
从大二开始明确恋爱关系后的5年里,她和汪浩同许多情侣一样,享尽了爱的甜蜜与幸福。走进婚姻的5年,最初也是相安无事的,或许是热恋还有余温还有惯性的缘故。李君爸妈当初强烈反对女儿嫁给这个外来女婿,因而铆着劲要嫁给汪浩的李君深深地伤害了父女母女亲情。尤其是母女之间,将近一年形同陌路。等两人领好结婚证,李君妈妈张淑静才因为木已成舟无力挽回又心疼女儿,才和李君冰释前嫌。
婚礼前1个月,李君根据公司规定,主动辞去了和汪浩在大学毕业后同时在张江某公司谋得的不错的职位。一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张江外企、合企老总及其管理层无一例外都杜绝办公室恋情,二是因为李君受不了无休止无节制的加班,工作快两年了,也该相夫教子了。李君的角色转换过快,而汪浩却完全没有做老公的经验与准备,内心深处也摆脱不了月薪2万的岗位诱惑,仍然乐此不疲地加班加班再加班,并要求李君理解,争取在8年内还清婚房贷款。至于这8年绝对孤独的全职太太与房奴生活,对于李君这样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上海女孩来说意味着要承受怎样的精神折磨,汪浩似乎没有考虑过,或许他根本就觉得没有考虑的必要。两人对待生活和婚姻的不同态度导致了种种矛盾直至最终决裂。
婚后半年,盼着怀孕的李君如愿以偿了,而汪浩还是依循着原来的生活节奏,晚上不到9点回不了家,有时双休都要加班。原先恋爱的时候两小时必发一条甜蜜短消息的程序也在不知不觉中省略掉了,李君就更加寂寞。为了减少电器辐射对胎儿的伤害,李君也不敢多看电视,唯一的消遣就是出门散步。看到别人家成双成对地恩爱甜蜜,李君终于渐渐明白当初父母为什么非让她嫁给本地小伙子不可。
她想,上海人多少年来热爱生活并享受生活的习性已经成为一种地域文化,而整天为了挣双倍甚至三倍的加班费而漠视爱情亲情的外来打工白领,是无法明白这种生活文明的社会价值与存在意义的!在李君的感觉中,来自天柱山下靠努力读书考进上海读大学并娶了上海同学做媳妇的汪浩就更是金钱的奴隶!
无独有偶,李君、汪浩所在公司中那些年过30还没有想过恋爱结婚的外来小伙子,基本上都热衷于拼命扒分,完全不理会“现在拼命挣钱,以后花钱买命”恶性循环的现实警示。于是小夫妻之间的争执渐渐由时不时地口角摩擦上升为沉默冷战。
孕妇的情绪本来就极容易波动,汪浩也曾提议让自己的爸妈来上海照顾李君,李君听了闺蜜肖琳的忠告,觉得一对乡土味特别浓重的老夫妻不给自己添乱已经阿弥陀佛了,哪还能照顾自己?新婚的时候,老夫妻俩还没住几天就急着回去给小儿子带孩子去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和李君说上几句话,婆媳间也没有培养过感情,李君对如何与他们相处本来就没有自信。与其谨小慎微地过那种言不由衷的日子,不如减少产生婆媳摩擦的机会。汪浩则直觉李君这么些年都没有接受自己父母,心中自然不快,回家的时间便越来越晚。李君独坐家中,终日以泪洗面,爸妈偶尔的陪伴也没有让她恢复往日的乐观与欢颜。
中秋小长假头一天晚上,从父母那儿吃好团圆饭回到家,李君为了汪浩无休止的加班又和他起了争执。看到电视广告中说:“女人是一天的公主,十个月的皇后,一辈子的操劳。”李君有感而发嘀咕了一句:“老公你看,你啥时也让我享受一下十个月的皇后的待遇呢?”
* * * * * * * * * *
明天连载暂停一期,后天续刊,敬请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