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状坑深不见底
昨日,记者来到“天坑”所在地,在一块荒废的玉米地里见到了它的真容。老远就看到玉米地与紧连的斜山坡之间的巨大凹口。
走近“天坑”,一个漏斗状巨型坑出现在眼前。记者目测,“天坑”直径20余米,坑内可看到泥层的地方最深约15米,最下边能看到一个直径约为3米的圆形窟窿。
村民黄大金的房屋距离“天坑”最近,“天坑”在他家玉米地里。他说,去年9月上旬,这个坑第一次塌陷。
“当天晚上9时左右,突然听到一阵泥巴、石头撞击到一起的‘隆隆’声,当时我还以为是地震了,但房屋又没有动静。”已经躺在床上的黄大金感到很惊奇,但并没有太在意。
第二天一早,黄大金走近后发现,距离黄牛十多米处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坑。“当时周围的石块还在下陷,发出‘隆隆’的声音。”
“没承想后面几天里,‘隆隆’声一直不停,坑也越变越大,持续有6天6夜,最后成了现在的样子。”黄大金说。
石层移位造成塌陷
“地表下陷形成的这种坑在三颗村已发现不少,这次发现的是最大的。”工农镇地质工作人员介绍,三颗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不易储存雨水,石层骨架容易发生位移和下陷,地震后的近几年更为频繁。“在三颗村,平均50公里就会有个坑,大小不等。”
据工作人员现场勘测,“天坑”附近居民较少,距离住房也有一段距离,不会造成太大危害,但因无法填埋仍存在一定危险,如遇雨水,将有再次塌陷的可能。
(杜玉全 胡晓 罗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