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谋求哥国基地
近几个月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的健康牵动了美国的神经,由于查韦斯长期推进团结拉美各国的“玻利瓦尔运动”,还与美国的“眼中钉”古巴保持亲密关系,美国视其为“麻烦制造者”。据《俄罗斯报》声称,美国为了在“后查韦斯时代”促使委内瑞拉“变天”,正努力在哥伦比亚展开“公关”,希望在那里找到立足点,部署军事设施。在相当长时间里,哥伦比亚是美国的坚定盟友,同时也是美国对拉美军援的最大受益者,有消息称,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约翰·凯利可能会尽快安排访问哥伦比亚的行程,以便落实新一轮双边合作项目。
实际上,早在2008年,时任哥伦比亚总统的阿尔瓦罗·乌里韦就向美军南方司令部敞开大门,暗示“我们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为美国提供帮助,这样我们就能成功打击一切安全威胁”,但乌里韦的言论随即遭到周边邻国的一致谴责,甚至被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视为威胁,委内瑞拉军队一度出现局部动员。乌里韦眼看局面不妙,不得不暂时搁置邀美军进驻的打算,只是以“合作扫毒”为名,邀请美军特种部队轮驻本国。
然而,据美国詹金斯基金会学报披露,美军正在考虑一种“变通”方案——华盛顿拥有哥伦比亚境内数个军事基地的使用特权,但这些基地仍飘扬哥伦比亚国旗。据悉,美军最眼馋的是波哥大以北边200公里处的帕兰奎罗空军基地,那里规模较大且设施齐全,不仅能作为美军打击安第斯-亚马孙地区毒品集团的“前进据点”,也能成为就近监视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国的“阳台”。
另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凯利领导的美军南方司令部其实早就卷入拉美的“扫毒战争”。不久前,哥伦比亚军方就在美军情报支援下,破获了贩毒集团建造潜艇的丛林工厂,并当场抓获5名嫌犯,这些人曾在哥伦比亚海军的德制209型潜艇上服役,对潜艇构造非常熟悉。通过对缴获的贩毒潜艇进行分析,军事专家发现它们的外壳采用凯夫拉纤维制成,不仅质地坚硬,而且很难被探测发现。它的主要缺点是不能下潜太深,却已能满足毒品走私的需要。
针对贩毒集团转攻水下的趋势,美军南方司令部与哥伦比亚政府合作,竭力寻找堵截“水下怪客”的方法。由于这些潜艇需要安装通气管,用于排放废气和吸入新鲜空气,热传感器成为美军探测这些潜艇的利器。
依靠反恐战争高升
凯利出生于1950年,20岁时在海军陆战队第2师服役,两年后以军士军衔退伍,进大学学习。1976年,大学毕业的凯利申请再次服役得到批准,回到第2陆战师任少尉排长。1992年,40岁出头的凯利被调至第1陆战师,任第1轻装甲侦察营中校营长。两年后,凯利被送至战争学院深造,毕业后晋升上校,并成为陆战队驻参议院联络官,从此跻身高层军官行列。之后,凯利的晋升变得顺风顺水:1999年出任盟军驻欧洲最高司令官特别助理,2001年回国任第2陆战师副参谋长,次年调任第1陆战师副师长。
在第1陆战师履职的两年里,恰逢该师在伊拉克轮战,枪炮声和爆炸声在带来危险的同时,也给凯利带来了的晋升良机。2003年1月,凯利被火线晋升准将。之后,凯利率领部队一路向北,从巴格达杀到萨马拉和提克里特。跻身将军行列后,凯利的军衔晋升进入快车道:2007年11月成为少将,2009年10月晋升中将。
凯利虽然在伊拉克获得善战之名,但也有媒体批评他有欺诈、浪费和滥用职权的行为。2008年4月,凯利听说总统候选人奥巴马要来驻地访问,立即积极准备。据媒体披露,在迎接奥巴马的准备过程中,凯利向当地伊拉克政府提供了4万余美元,用于接待仪式表演。而此时的凯利已是多起欺诈案件的嫌疑人,还在驻伊拉克西部多国部队合约审查委员会中任人唯亲。此外,还有消息称,时任多国部队驻伊拉克西部部队司令的凯利“允许未经安全审查的伊拉克人员在美军营地内居住,并随意使用手机”,一名陆战队军官的行踪因此泄露,遭路边炸弹袭击身亡。
随后,三份控告凯利管束不力的举报材料被分别送到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国防部总检察长的案头。但长袖善舞的凯利并没有因此“倒霉”,反而因“良好的接待工作”受到奥巴马的青睐,还与陆战队副司令邓福德将军成了“好朋友”。
眼见“好朋友”即将身陷麻烦,邓福德果断出手相助。为平息举报风波,邓福德发表声明,称呈送给国防部总检察长的举报材料“完全是无事生非”。2009年2月,凯利奉调回国,但他的晋升之路并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于当年10月晋升中将。
2011年3月,蛰伏一年多的凯利重新出山,被任命为国防部长高级军事助理。当新任国防部长帕内塔第一天到五角大楼上班时,第一个站在入口处迎接的便是约翰·凯利。一年后,虽然国防部总检察长仍然坚持对凯利进行公开调查,但帕内塔却高调宣布,奥巴马总统提名凯利晋升四星上将,并出任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
伊拉克战争成就凯利的将星,但也给他带来忧伤。凯利的两个儿子都加入海军陆战队,次子罗伯特少尉更是在阿富汗作战。2010年11月,罗伯特少尉执行巡逻任务时踩上地雷,被炸身亡。罗伯特的死也让凯利成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失去孩子的军衔最高的美军军官。
雷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