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上午闭幕了。一些委员说:“回到岗位上后,要以更加自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职!”没错,履职的“重头戏”,其实在会外,功夫也要花在会外。
“受民之托,为民代言。”与会只是参政议政的一部分,会外的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百姓心声,把民众的期待转化为建言献策的实际行动,才是履职的“主旋律”。全国政协委员朱世慧说得很实在:提案不是开会的这几天才写,而是平时就多积累、多调研、多思考、多准备,到会上来是推动这些民意诉求进入政策。
白岩松委员透露,每年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有6000多件,平时却只有寥寥200件,显示委员“会外”的履职还是不太够的。
要想不辜负肩头的责任和担当,委员就应该不只是开会的委员,更要做“会外”委员、“全年”委员、“全天候”委员。当然,有关部门办理提案,也不能只在两会期间“卖力”。
(作者为本报特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