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这位“曹老师”已年近60,即将退休。目前,城市“空巢老人”问题比较严重。不少居委会干部感叹,老人对宠物倾注全部感情,看起来其乐融融,其实非常无奈。“狗儿猫女”毕竟无法替代子女的亲情,为人子女者还应多关心照顾父母。
不如养一个爱好
梅莉 (文员)
那天中午陪闺女去钢琴老师家学琴,只见他们一家三口都眼肿如桃,貌似刚哭过,泪痕犹在。
我心里“咯噔”一下,他们家到底发生什么事了?钢琴老师解释道,她家宝宝得了癌症,今天上午走掉了,一家人刚嚎啕大哭过。宝宝死了?哪个宝宝?钢琴老师未婚,她爸妈年纪大了不可能再生一个小宝宝。哦哦,我忽然明白了,是狗宝!据说宝宝已经14岁了,相当于人类70多岁高龄。狗界生老病死也属自然规律。这只狗,在世时吃香的喝辣的;去世时有三个人为它痛哭,真没白来人世一遭。
而有的人终老其身,却也未必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听邻居说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户人家,养着一条名犬,宝贝得不行,主人吃啥,它就吃啥;主人睡哪,它就睡哪。有一天,狗得癌症去世了,这家人伤心不已,买了块墓地,请来众多亲朋好友隆重地把它安葬,安葬结束后,还请亲朋好友在饭店吃了一顿安抚饭。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家人对于家里头的耄耋老人,却是不闻不问、冷酷无情。最后,在老人自己强烈要求下住进了养老院!
我不明白,一个对于宠物尚能一往情深的人,应是相当有爱心与耐心的,怎么会对身旁需要伸手照顾的老人漠视呢?
我没养过狗,不太了解养狗人的心情。但是,我养过一只兔子,最后把它养挂了。在它死的时候,我伤心地哭了,发誓再也不养宠物。确切地说,情深之人不宜养宠物,因为总有一天它会离开你。
“狗儿猫女”越来越受现代人推崇,小区里到处可见养狗之人,有的老人甚至牵着两条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这没错,但这毕竟无法代替亲情,“空巢族”们不如找个爱好的事做做更好。同事的女儿上高中住校后,也成为“空巢一族”,她马上买了古筝来学习,排解寂寞。当我老的时候,也会有一个爱好让日子过得丰盈充实,反正站在马路边看人下棋,那个很二的人,肯定不是我。我忙着呢!
寻的不是狗,是亲情
邱婷 (通信业)
5月初的时候,同事送了我一条狗。因它浑身雪白,便唤作小白。由于工作繁忙,我不得已将它托给母亲照顾。
母亲怕狗,她起初坚决反对养狗,可最终还是在我百般哀求和小白无敌撒娇姿态的面前动摇了。
小白成长的过程,每一天都有惊喜。母亲浑然不知头上的发卡掉落在地时,小白早已屁颠颠地衔着发卡跟在身后,默默等待她回眸注视。母亲洗衣服的时候,小白趴在台阶上专注地观察她的每一个动作。母亲擦地板的时候,小白时而跑去抢抹布,时而奔去舔母亲的手臂,弄得母亲常常又笑又气地感叹说:养狗之后,想擦个地板都不容易。
小白从不舍得与母亲分离,每一次母亲出门离开后,它都要发疯般在屋子里乱跑一阵。直到确认母亲并没有躲在某个房间里后,它才垂头丧气地坐到门后等待母亲的归来。母亲时常对我说,你听到门铃声都懒得动一下,小白却一直守在门口,等门一开就来欢迎我了。
母亲在不知不觉中从怕狗之人变成了爱狗之人。她常常在逛街时盯着其他狗看,评头论足一番,最后总结性加上一句:都不及我家小白聪明可爱。
有时扪心自问,我不如小白。它永远不会嫌衣服难看或是菜肴难吃,也不会因为加班等临时事件而将回家的时间推后,更不会用电话将母亲的一番关心推拒到千里之外。
小白与我们相处了9个多月以后,在一个清晨走失了。最伤心的人自然是母亲。客厅的角落里,阳台的花架旁,似乎总有小白的身影在那里挥之不去。以至于她在擦地板时,看着散落在地的些许狗毛,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当我看到曹老师愿花整套房的代价找狗,却遭到一些网友冷嘲热讽的新闻时,心里不禁感到了一丝悲凉。曹老师的做法情有可原。金钱有价情无价,如此亲昵的朋友,如此在乎你的伙伴,这世间能有几个?更不知这世上还有多少人,能够不在乎财产与地位,只默默地与亲人相伴一生,无怨无悔。
爱猫爱狗要有度
小q (文员)
@家居曹老师真能兑现承诺,拿一套房产换回心爱的狗吗?若果真有此等气魄,深情如斯,我还是深怀敬佩的。不过,后来媒体集体失声,估计此事最终也是不了了之。一场热闹中,最得益的当属狗主人,微博粉丝暴涨,接受各种电视台邀请做嘉宾,考虑到他本人的媒体和家居行业评论员身份,不知道未来是否会华丽转身,成为网络红人?
当然,这也可能是我的小人之心。因为,真的见过很多朋友与宠物情如母女、父子。有一次约朋友吃饭,惊见美女肿着两枚硕大的金鱼眼泡。关切询问是否熬夜加班劳累过度?美女哑着嗓子哽咽答曰,前天家中狗狗不幸过世,她连续哭了两晚,憔悴由是而来。
坦白说,身为无宠物人士,我不太能感同身受这种极致悲伤。因此,既为她的重情重义感动,也有些小小的腹诽:“有必要吗?”特别是看到一些中青年人连孩子都不生,却把猫儿狗儿当成自家儿女,真是奇怪。还有一些人对猫狗各种亲昵,宝贝得恨不能同碗食、同床卧,却对自己的同类横眉冷对。更是纳闷,这到底算是有爱心还是没爱心呢?
在公交、餐厅、超市、道路、绿地等场合,总能见到遛狗的市民,其中不乏奇葩。某次进超市时,突然就看到前面虎虎生威地横着一只体型巨大的萨摩耶,我不知道萨摩耶属不属于情绪激动的恶犬?但冷不丁看到一只大狗在你面前呼哧呼哧地喘气,还不时张开大嘴炫耀一口犬牙,免不了吓一跳。我的一声惊呼还没结束,就听到狗主人护犊心切,大声开骂了,斥责我一惊一乍,会惊吓他家乖宝。其实,“狗不能进超市”“大型犬外出要带口套”应该是常识吧。没管好自己的狗,还责怪路人,这是什么逻辑?
爱宠物没错,但是,独爱宠物就有失偏颇了。希望视宠物特别是只视宠物如挚爱亲友的主人们,也能分一点博爱给其他芸芸众生哦。
宠物与人心
陈璟 (咨询)
城市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宠物犬,可谓争奇斗艳。
“爱犬走失……有提供线索者酬谢2000元”,我们小区的电线杆上,隔三岔五就能看到这类寻狗启事。二三千酬劳居多,上万的也偶尔可见。对此,像我这样养了好几年狗的人容易理解,我家养着一条波音达猎犬,我早已把它当作亲人了,而不养狗的人则常常讽刺寻狗者对狗比人好。
“养狗的人有爱心”,面对有人指责养狗污染环境、制造噪声,我们养狗的人往往这样自诩,仿佛由此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其实平心而论,养狗者的爱心常常是狭隘的。比如我的同学小丽一直养狗,为了狗不惜买最贵的狗粮,80元洗一次澡不嫌贵。然而对父母却很吝啬,排挤起同事来一点不含糊。
小丽爱狗,不仅对自家狗舍得下本,也经常帮助流浪狗,这等爱狗人士还算好的。相当一部分爱狗者只爱自己的狗,一旦狗之间打架,往往不分青红皂白指责别人家的狗。这类爱狗人士不仅会与不养狗的人常常冲突,与“狗友”之间也会难以相处,养狗养得变成了孤家寡人,实在是“杯具”。
养狗的人通常将狗作为精神寄托,与猫、兔相比,狗更容易与人互动,所以成为宠物家族中最大的群体。然而养狗很费精力,猫、兔、龟都不需要遛,狗每天至少需要遛二三次,很少有成年犬肯在家里上厕所。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帮忙,上班族很难独自照料狗。即便养着,狗也很受罪。而对于老人,严寒酷暑季节,遛狗是对身体的考验。何况一旦老人去世,狗常常会失去生存下去的信心。
外国人养狗,常常是有小别墅、大院子作为基础的,这种情况下人狗都很舒适。中国城市养狗者,大多自己住得都困难,邻里之间窗挨窗、门对门,小区绿地也很有限。老实说如果不自私一点,根本养不下去。所以把狗当作寄托,对于自己和别人,其实都不是很好。
书法、绘画、弹吉他……如果能把剩余精力花在这些上面,不仅同样能精神充实,说不定还能在某些领域小有所成。养宠物还得量力而行,这样既对宠物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本版整理 施淑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