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显示,约有1/3到1/2精神分裂症的初次发作是在春季,而约一半躁狂症也是在春天发作。季节的变化对精神病发病蕴含怎样的玄机呢?
从医学角度讲,由于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的大脑内递质水平紊乱,比如5-羟色胺水平降低,可能导致抑郁;或相反,如5-羟色胺水平升高,可能导致躁狂。又如多巴胺水平增高,可能导致幻觉妄想的发生。另有研究表明,春季气候多变,也可能出现褪黑素的分泌紊乱,导致失眠。
春季气候多变,容易干扰人们固有的生理功能。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兴奋机制被激活,会导致体内外失去平衡,使精神行为发生异常改变。春季,体内一种叫做“皮质醇”的肾上腺激素水平较高,可能导致抑郁。
从临床门诊就诊情况来看,有的已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自行减药、停药,也是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四月份,各种节假日比较集中,生活节律可能会被打乱,服药成为一种负担;有的患者一旦病情稳定,立即忽视维持治疗的重要性,冒险停药,均可能导致病情复发。
因此,人们在春季需保持心态平衡,规律生活,如有异常言行举止,及时到设有精神科的综合性医院或精神卫生中心咨询就诊;已确诊的精分症患者及家属需重视维持治疗的必要性,坚持服药,以防病情复发。
肖春兰(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