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了再断 断了再修
四川路桥公路隧道分公司在抢通现场的负责人肖志明介绍,210省道昨天下午5时许已经抢通,随后多辆救援以及运送物资的车辆及时开往宝兴县城。“但是昨天晚上下雨以后,山体脆弱,局部塌方,路上又多出了几个堵点,210省道再次中断。”肖志明说,四川路桥员工和武警官兵一起,彻夜未眠,于今晨重新开出了一条狭窄的生命通道。“部分路段还很不稳定,比如距离宝兴县城一公里处的老关口,不断有飞石落下,给抢险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截至上午发稿时,道路仍在不断拓宽中,救灾指挥部暂时采取局部单边放行,确保救灾物资能尽快送进宝兴县城,记者发稿时已有不少救援车辆顺利进入了宝兴。“道路资源非常有限,现在最恼火的就是社会车辆太多,影响交通。”肖志明说,“感谢各地志愿者的热情和爱心,但目前还请千万不要涌到这段210省道来,否则会帮倒忙,影响正常救援。”
路况恶劣 旧景重现
昨天下午1时起,记者驱车从芦山县城赶往相邻的另一个重灾区宝兴县。
车开出没多久,5年前往汶川重灾区前进的场景重现:一边是激流汹涌,一边是悬崖峭壁,中间是颠簸的山间小道,随时有碎石滑落的危险。
开了大约10公里后,陷入漫长的堵车。排队等待通行的车队中,有抢险人员、志愿者,更多的是当地群众,盼着和宝兴的亲人尽快见面,焦急万分。
2个多小时,车子几乎纹丝不动。随后,车队刚开始有所松动,突然又停了下来。原来是遭遇又一次明显余震,前方山坡有不少碎石滚落,把所有车辆立刻逼停。不少小石子砸落在记者所在的车顶上“当当”直响,听得心惊肉跳。
开上前一看,前方的路并没有断,而是因为担心余震再来,有石头垮落,大部分司机不敢往前。
等余震过去,我们的司机张兵壮着胆子继续前行。一路紧盯前方山崖,一旦有石头滚落的迹象,立即停车或挂倒档。有惊无险,终于平安穿越四五公里的危险地带。偶遇一个准备进宝兴接人的司机,被余震吓坏了,掉头往回走。
愚公移山 啃硬骨头
光是开车通过,就已叫人胆战心惊,武警官兵和四川路桥员工一路推进,为灾区通路保驾护航,所冒风险之大,可想而知。
从芦山县城到宝兴县灵关镇的这条路,是昨天中午刚刚打通的。虽偶有碎石滑落,但大的石头堵点已经排除。昨天下午4时许,记者抵达灵关镇时,武警官兵和路桥员工们正全力疏通去宝兴的主干道210省道。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他们在距离施工地点两三百米的地方拉出警戒线。记者看到,前方有一处巨大的塌方,碎石滑落后堆成了五六层楼高的土坡,堵住了通路。今天上午再次通过时,多辆挖掘机“愚公移山”,早已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陈武是承包挖掘工程的项目经理,专做挖掘机生意。地震后,他组织了多台挖掘机赶到灾区,在芦山到灵关的道路修复过程中,义务出了不少力。昨天下午记者到达警戒线旁时,他正在拼命说服一名武警放行,允许他进入警戒线内。“我比较有经验,想看看碎石的情况,就希望能多出点力,帮助打通灵关到宝兴的生命通道。”陈武斩钉截铁地说,“我不怕危险,如果怕死,就不会进来了。”为安全着想,武警拒绝了他的要求。陈武颇为失望,离开前他不忘提出建议说,灵关通往宝兴的路上主要是碎石,靠爆破没用,只能靠挖掘机一铲一铲地挖。“从芦山县到灵关镇这段路上,就有好几块巨石,有的重达上百吨,挖掘机拿它们没办法,只能依靠爆破。”
从芦山到宝兴的一路上,每隔一段路就有解放军战士守在最危险的地方,指挥交通,提醒大家注意危险,并及时清除障碍。生命通道畅通之时,感谢这些最可爱的人。
特派记者 曹刚 (本报宝兴灵关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