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间劳动时,打着号子,于现在许多人听起来是非常遥远的声音了,但在以往机械化作业远不及现在的肩挑牛耕时代是常见事。那时候,田间劳动活儿很多,身心特别地累,所以人们往往在田间干活时以打号子的方式提神解乏,在打号中添乐,在打号中鼓劲,于是劳动号子便成为农人必备的歌谣。在我的家乡崇明岛上就流传着不少各式各样的劳动号子,其曲调之优美、动听,含情脉脉,让人不教自会,也给寂寞乏味的乡村带来了无尽的活力和情趣。
那时,最常听到的是喊担号子,人们在挑担时会喊着“嗳呀嗬哉呀!嗳呀!”的号子,那声音高亢激昂,铿锵有力,若是几个人或十几个人排成队结伴挑担子,大家边走边喊,形成一种“合力”与“和声”,群情激昂,雄风尽展,异彩纷呈。其次是赶牛调、喊牛调,到了春耕夏播时节,在田间到处可以听到“呷呷喂咯喂来唷咯”,那清脆响亮的赶牛号子,犹如清晨响鞭的声音,委婉悠扬,沁人心脾,充满着激情,而耕牛好似也受着赶牛号子这乡土文化的“熏陶”,顿时打起了精神,拉起犁来特别爽快。再次是渔民号子,它是渔民们在海上捕鱼时常唱的劳动号子,有“车起锚呀,喂喂子喂呀,用力拉呀,喂喂喂子喂呀”,“用力拉呀,哎呀啰喔!”等起锚号子曲调,唱出了渔民们与大自然抗争,与风浪搏斗的那种排山倒海之势的豪情。除此之外,还有撑篙号子,摆船号子,点水号子,帐篷号子和七星车号子等,唱起来如起伏的波浪,清亮甜润,绵长悠远,令人精神陡增。
虽然这些号子歌曲听起来显得有些单调,但这些淳朴清新,透着哲理,鲜活有趣,听来顺口且带有淳厚地方情的曲调自有它的作用,干活时唱着这号子曲调,就像夏日里喝上一杯清凉的冰水,让人觉得全身通透,轻松自在,顿时涌起一股力量,把人们引入一个舒畅、兴奋的境界,劳累也消失了。
这些号子歌曲,都是农人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也唱出了农耕生活的艰辛和贫寒,这些号子歌曲,在乡村唱不完唱不尽,越唱越有味,越唱越觉得有情趣。
情发自肺腑,气出自丹田。辛劳的家乡人们用勤劳的汗水和沸腾的热血,耕耘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壮烈的情怀是这块土地独有的气质和灵魂。只有这块深情的土地才能造就喷涌不尽的旺盛生命和至善人性,才能喊出豪迈而动听的劳动号子。细听这土生土长的劳动号子,你能感觉到灵魂的洗礼,通畅舒服,因为这劳动号子是来自土地的深处,没有任何粉饰,是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人们的至真情怀。
如今田间干活早已被机械化所代替了,那肩挑牛耕的时代也不复存在了,但过去那些劳动号子声里有我的事业和憧憬,有我的亲情和旧梦。如歌般的号子永远印在我的人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