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立会”已经开了70多场次。每次“立会”互动中,党总支不回避难题,主动“接招”,积极为居民的合理诉求“出头”。
垃圾事件
道理说通居民就认了
楼道“立会”是在整治小区环境卫生时出现的。党总支书记张海萍说,当时小区只有一个垃圾库房,由于小区大,距离远的居民不想多跑,就随手将垃圾丢在大楼门口,久而久之,各栋楼的门口都形成了一个垃圾堆,刮风时,垃圾满天飞。
为改变脏乱环境,居委会在征得居民意见后,决定在小区每排楼房的顶端放一只垃圾桶。于是问题又来了,居民都需要垃圾桶,但都不希望垃圾桶放在自家门口。居委会想请居民开会商量,担心有些居民不参加。抱着尝试的想法,党总支决定把会开到楼道。
走进楼道开会,情况就不一样了。党总支领导和居民一起分析:现在大楼门口有垃圾堆,风一刮,靠近门口的人家肯定影响最大。如果放一只垃圾桶,虽然看上去不舒服,但垃圾集中在桶内,不至于散落在外,其实受益最大的也是靠近门口的人家。居民想想在理,接受了。张海萍说,要解决事情,总要有人出头,党总支“出头”就是搭平台,引导居民理性分析,解决问题。
坐垫事件
请来民警警告作怪人
楼道“立会”刚开始的时候,不少干部有顾虑,怕居民出难题,收不了场。张海萍说,党总支、居委会的工作,不就是帮居民解决难题吗?
一次到7号楼开“立会”,居民提出沿街面的1号到12号、57号到74号的2楼沿街平台广告牌背后,长年累月积了不少垃圾,2楼靠窗的人家脏得不敢开窗。居委会协调物业,物业清扫后,还定下每年3月和9月清扫两次的规定。张海萍认为,这个问题靠个别居民呼吁,很难起作用,党总支、居委会必须为他们“出头”。
还有90号楼的自行车坐垫被烧的事,有3户居民放在大楼楼梯下的自行车不知什么原因被烧毁,装了新坐垫后,没多久又被烧了。开“立会”时,居民请党总支帮忙。党总支认为尽管自行车停的不是地方,但以这样的方式解决,涉嫌故意纵火,于是请小区的张警官走进楼道,在楼道“立会”中明确警告烧坐垫的人。党总支和民警的“出头”,震慑了背后的作怪人,使居民安心了许多。
特约通讯员 袁昭宇 本报记者 袁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