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今年,全市分类居住区推进总数达到200万户,并逐步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还将在300个机关、1000个学校、100个公园和300个菜场,共计1700个场所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在过去2年垃圾分类试点中,本市人均减少5%垃圾生产量,全市日均减少垃圾量为1000吨,相当于节省了一个大型千吨级的垃圾处理厂的处理量。但是家庭对此的贡献却很少,主要靠城市化地区实现果蔬菜皮垃圾、单位餐厨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枯枝落叶垃圾等“大分流”实现。
记者了解到,参与垃圾分类试点的小区实施质量参差不齐,如杨波小区等做得好的少数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90%以上,准确率也达到90%以上;而做得不好的小区,居民参与率则连20%都不到,准确率就更低了。今年,本市将在2年试点的基础上正式推进,并在5个已成为或正在创建文明城区的区域全部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