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指数继续窄幅波动,热点在小板块中轮转,而几个大板块依然表现平平,如券商板块在短暂冲高后就出现回调,丝毫没有受到创新大会的激励,反映了目前低迷的市场人气。以创业板指为首的小盘股行情高烧不断,股价屡创新高,但是面对越来越高的估值困惑,需要多大的勇气去博弈啊,这种畸形的博傻行为在中国股市有着长期存在的土壤氛围,也是中国股市散户结构庞大造成的结果。
随着股指波动的渐趋平衡,短期市场进入了缩量整理格局。而多条均线也都粘合在一起了,既有5天/10天等短期均线的粘合,也有120天/250天等长期均线的粘合,其中代表中线指标的60天均线开始掉头向下了,将构成近期股指最大的压力。股市有句老话,久盘必跌,那么这次缩量整理后是否还会下跌呢?笔者认为极有可能。一方面大盘股保持疲弱的整理姿态,上攻乏力,另一方面随着小盘股轮动效应的持续,做多的动能在逐渐消耗,股价大涨之后的调整压力正在逐渐加剧。而最敏感的新股发行重启呼声渐高,对于何时推出市场的猜测可谓千呼万唤,一旦真的推出之日,可能就是小盘股下跌的开始了。因为新股的扩容主要是小盘股,供应急剧增加当然会引发小盘股价格的下跌,何况还是高烧之后获利颇丰之际。这种击鼓传花式的博弈最难的就是在关键时候能够脱身,也许新股发行就是终结的信号吧。
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暴跌后的暴涨行情,能否继续反弹前景不太乐观,经济弱复苏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依然疲弱。后市如果商品价格继续下探,将对有色、钢铁板块的股价构成压力。
由于A/H股板块之间溢价已经基本消除,后市港股的表现对该板块影响较大,如果港股能持续反弹,将推动该板块继续反弹,对A股市场构成一定利好。另外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涌入,一旦A股市场形成上涨趋势,会吸引大量游资逐利介入强化这种趋势,所以现在市场不缺资金,大量场外观望的资金都在等待,市场需要推动股指上扬的信心。
一方面市场观望资金数量可观,一方面经济弱复苏,上市公司盈利前景不明朗,市场处在进退两难的犹豫中,短期就是依赖一些小盘股的表现来维持人气。现在的A股市场就是典型的鸡肋行情,后市的演变可能有两个结果,要么打破缩量整理格局再经历一段急跌,会吸引大量的观望资金进场抢筹抄底;要么经济数据能明显好转,持续一两个季度经济数据的改善来慢慢凝聚市场人气。笔者倾向于认为在经历急跌后把握进场抢筹的机会,新股发行重启将是引发急跌的导火索,而现阶段保持观望还是较好的选择。
国元证券 王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