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财富》杂志公布的美国500强企业中,伯克希尔公司位列第五;在净利润最高公司排行榜中,伯克希尔公司位列第十;上个月《福布斯》发布了全球企业2000强的榜单,伯克希尔公司位列第九。
股价太高
报纸刊登股价“头疼”
伯克希尔公司很多做法完全不同一般公司,独特性首先体现了股价,伯克希尔公司A股的股价目前每股超过16万美元,这是全球最贵的股票。股价如此之高,是因为巴菲特从来不送股,不拆股,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伯克希尔股价超过了1000美元,就令很多美国报纸很头疼。因为报纸刊登股价,排版系统是按3位数设计的,根本就没有想到有股票价格会超过千元,报纸无法刊登伯克希尔股价,为此不得不重弄排版系统。
由于从来不分红、不送股,伯克希尔A股的股本50年后依然是个袖珍股,至今总股本只有166万股,巴菲特本人持有其中的47万股。这样的总股本,即使中国A股市场都找不到,沪深股市总股本最低的目前也有4000万股。
但A股依然不动,这也有一个好处,很容易计算伯克希尔股价的涨幅。如果送股或者拆分,股本变大,股价也降低了,但要计算历史涨幅就需要复权计算,十分麻烦。目前股价高,50年涨了多少,倒是一目了然。
从不分红
可让股东获得更高收益
伯克希尔公司另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从来不分红,这种公司如果放在中国A股市场,恐怕早就被批得一塌糊涂了,“铁公鸡”的帽子是逃不掉的,不会认为这是一家世界最优秀的公司之一。
在今年《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对分红政策进行了解释:不少伯克希尔的股东,包括一些我很好的朋友,都希望伯克希尔发放分红。他们为我们一方面希望自己持有的股票分红,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公司却从不分红而大感疑惑。那么何时分配股利何时保留盈余最有利于股东利益呢?
巴菲特说公司产生的利润有4种用途:一是将资金再投资于现有业务中,做大做强;第二是寻找与现有业务无关的并购机会,只要这些项目能带来更好的回报;第三是用于回购;第四是分红。
巴菲特举了一个例子,假设2个人共同拥有一个账面总值200万元的公司,每人拥有一半股权,预计再投资的钱可以获得平均一年12%的回报,即24万元,同时在市场可以以1.25倍净值的价格卖出股票。如果你希望将每年新赚利润的三分之二再投资,剩下的三分之一用于分红,就是24万元利润中的8万分红,你可以拿到4万元,巴菲特称之为“分红策略”。那么,10年后你将拥有价值2698656元的股权,还拿到了86357的分红。
另一种做法巴菲特称之为“卖出策略”:所有利润留存,但每年将我们股权存量的3.2%卖出。因为股价是账面价值的1.25倍,这么做也将给我们带来4万的初期现金回报。而10年后我们还各自拥有36.12%的股权(另外的34%在这十年中被等比递减地分批卖出)。你持有的股权价值2804425元,比“分红策略”多大约4%的股权。你每年收到的钱也将比“分红策略”以多4%的速度增长。你将有更多的现金和更多的股权资产!
就是说,巴菲特认为如果公司利润增长速度较高,不分红可以让股东获得更高的收益。事实上,伯克希尔股价虽然高,但依靠的是公司业绩增长,没有水分,伯克希尔每股净资产为11万美元,16万美元的股价,市净率只有1.45倍,市盈率也不过10多倍,远远低于大多数A股的市净率和市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