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市聚焦
各方激辩:黄金该不该买?
刘珍华
■ 国内金店近期生意格外火爆 图CFP
  本报记者 刘珍华

  黄金12年牛市已终结。大跌后的黄金是否像白菜价那般诱人,还是如投资大师巴菲特所言“黄金是不会下蛋的鸡”?近一个月中国出现购金热潮,在各方人士眼中,这些“抢金者”的做法是否明智,他们未来会赚会亏,会庆幸还是后悔?很多个有关黄金的问题,最终总结成一个:现在该不该买黄金?

  1  抢金者:还是黄金踏实

  源于网络,“中国大妈”一词近来冒出,与黄金联系在一起,成了趁金价大跌后抢购黄金的代表。其实,同时抄底黄金的还有印度人,印度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对黄金的热爱已烙进印度人的性格之中,其购买热情一点不逊色,足以让“中国大妈”感受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中国老百姓对资产的认知、对黄金的认知,可能要比专业投资者来得更加质朴真实。一位女性市民表示,其在“五一”前以每克283元的价格在中国黄金成功抄底投资金条,如果现在让店家回购的话,已经能够获利。她的话颇具代表性:“中国人从骨子里就有崇拜金银的思想,黄金价格前些年持续上涨,让不少中国人追悔莫及。现在有这么好的一个买回黄金的机会,怎么能够放弃?”

  有黄金投资人表示,现在看黄金价格走势,虽然还存在不确定性,但相比处于严厉调控政策下的楼市和处于慢慢熊途的中国A股,买黄金可能是投资者可选择的一个投资渠道。在他看来,不少中国人买入黄金不怕被套,只是会担心家中没黄金“压箱底”,“手中无金,心里发慌”。

  有的市场人士甚至发表预言,认为黄金市场隐约出现了演变为第二个房地产市场的趋势,抢金者在乎的并不是什么黄金价格未来的走向,而是心理上认为一定要买入黄金,看着喜兴,攥着踏实。

  2  反对者:不买“不下蛋鸡”

  2011年9月初纽约金价创下每盎司1922美元的历史最高价后,昨天报价为每盎司1465美元,累计跌幅逾20%。为此,知名的海外投资人和机构指出,黄金12年大牛市逆转,转熊已成定局。就算金价近期反弹,但一定时间内难现暴涨行情。

  金价大跌后,投资价值是否已浮现,各方众说纷纭。如果追求投资回报率,则在趋势明朗前,可能并不需太急介入。毕竟买黄金,最主要是“猜”未来金价会涨,因为家里存金条没回报,而且就算未来交易,也逃不掉一定的手续费,要打一些折扣。

  “不碰黄金派”的代表人物,是“股神”巴菲特。他在日前举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上表示,黄金即使下跌后也不存在吸引力。虽然对冲基金增持黄金,几大央行的政策也提供支撑作用,但是巴菲特依然对黄金不感兴趣。他将黄金比喻成为“一只不会生蛋的鸡”,并表示:“即使黄金价格跌至每盎司1000美元,甚至是800美元,我都不会买入。因为黄金除了摆在那儿供人观看之外,其实并没什么其他用处。”

  3  两可派:多空均有理由

  对于黄金,人人有话说,且都有理由。

  有人不买实物金,只买“纸黄金”,黄金只是交易符号,与成色、触感无关。买实物金的人,看重的是踏实感,可抗通胀,日后风云变幻之际,家中箱底藏着“小黄鱼”更从容。

  资深分析师何盛德作的历史假设挺有说服力:五百年前,如果祖先有一笔资产,有三个选择将财产留给后代:将财产变成黄金,埋在祖屋下留给后代;建一座大院子留给后代;购买万顷良田留给后代。今天再看,哪种选择最好?选择留黄金给后代,今天挖出来还是金灿灿的,很值钱,立马可变现,成为现实购买力;建大院子留给后代,现在看到最典型的院子留给后代的,只有皇帝的故宫还算完整,不过也变成公共的博物院了;如选择良田留给后代,早就数度易主,今天所有人的土地都是租的,根本不属于自己。

  不过也有人认为,要真正对抗通胀,黄金可能不如房产。又有个故事佐证:民国初年,在中国内地花5两黄金就可以买一个四合院;但是现在就算拿一公斤黄金换成人民币,可能连间四合院里的厕所都买不下来。

  4  随心派:想买就买点吧

  黄金大跌,人心浮动。黄金变了,还是人心变了?黄金涨跌背后,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马克思说过: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黄金具有双重属性,是商品,又是货币。近年来,黄金的金融属性增强,成为国际投机资本炒作的对象,导致金价波动频繁。

  黄金的双重属性,还体现在与美元的关系上。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等经济体加速印钞票,美元投放量大增,令人心存戒备。黄金与美元呈现跷跷板的反向关系,因此吸引力上升。不少人买金的理由,是认为从长期来看,黄金可作为保值品收藏着。

  开采成本也对金价形成支撑。据分析,现在黄金开采成本在每盎司1200美元左右,所以金价未来下跌的空间有限。世界黄金协会也出来为投资者“打气”。该协会投资董事经理马卡斯·格拉布本周一表示,黄金的牛市走势几乎完好无损,金价还会继续上涨。

  为此,专家建议,爱黄金人士尽可听从内心意愿,不妨买些黄金“压箱底”,作为家庭资产储备,不必太计较金价短期的涨跌。一般来说,用10%左右家庭资金投资黄金较合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长三角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社会与法
   第A25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6版:海上拍案/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
   第B08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聪明消费
   第B14版:创业钱途/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现代家居/我的经验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30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地产资讯
   第C01版:新尚周刊
   第C02版:名表
   第C03版:名表
   第C04版:名表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人物
   第C07版:妆容
   第C08版:摩登
各方激辩:黄金该不该买?
中国人买黄金会被套吗?
“金论”选摘
沪上金银纪念币受青睐
新民晚报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B11各方激辩:黄金该不该买? 2013-05-10 2 2013年05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