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近30名海内外顶尖专家在内的700名专家今明两天聚首申城,再次以“从辩论到共识”的特殊会议样式,充分讨论中国以及亚太其他地区人群在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三大疾病领域,其流行病学、遗传性、诊断学、并发症以及治疗反应等方面各自的特征。
上海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宁光,会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糖尿病是饮食、运动、脂肪肝、肠道激素紊乱等多种因素复合作用导致的疾病,而糖尿病本身以及药物治疗的危害又会涉及心、脑、肾、眼底等多种器官。因此,更好地降糖、降压和减肥,是糖尿病治疗的三大目标。
宁光教授强调说,我国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量目前居全球第一位。在医学界不断努力寻找更完整、更适合的治疗方案的同时,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必须充分认识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性,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及时的诊断同样重要,而且这三大疾病是需要接受终身性治疗的。举例说,中国人“高盐”的饮食习惯,就是高血压的一个明确“致病”因素。而与国外高胆固醇者比例占多的情况不多,中国高血脂症患者中更多的是高甘油三脂,“这显然也是‘吃’出来的毛病”。
有权威统计数据显示,肥胖患者占我国成年人群的5.1%,体重超重者占27.9%;糖尿病患者占9.7%,糖尿病前期者占16.2%;高血压患者占32.9%,高血压前期者占38.6%。宁光称,若以上海单独计算,三者的患病比率可能更高一些。如,上海成年人糖尿病患者的粗筛率可达15%左右。
据本次会议透露,各国学者近年来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不断有一些新的发现,尤其是肠道激素对胰腺分泌、对大脑中枢系统抑制食欲的可能作用,以及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发生的可能有关等等。医学专家期待通过这些新的“途径”,能够为糖尿病、肥胖的治疗找到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