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穿上“绝缘衣”
作为学校启明星科技社团的骨干之一,胡全燊是一个内向的大男孩,话语并不多,但他的创意火花却很活跃。在他高一时,王清伟有次在社团活动课上无意间提到了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当时王老师提到,目前市面上的插头通电端都是赤裸裸地突出于手持端,插插头时手指很容易误触通电端,导致触电。”于是,胡全燊就想,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个安全插头,让危险远离人们。“当时我受到了圆珠笔启发:就想给插头金属端设计一个绝缘外套,并且插入插座的时候绝缘外套会自动收缩。”
经过反复讨论和设计,最后这款实用新型的安全插头设计稿出炉——插头通电端上设计了一层绝缘套筒,手持端上在对应的绝缘套筒位置开了一道滑槽,滑槽内还有弹性件,只有插插座的时候,绝缘套筒才会缩入手持端。“而且绝缘套筒底座截面积会大于开口的截面积,这样既能让绝缘套筒弹出开口时止于手持端内侧,又避免其脱落。”
2011年,胡全燊和王清伟的这项创意设计通过申报和答辩,成功拿到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3D打印机打印样品
在市一中学,学校特别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科学幻想和创新设计。学校的科技创意活动中心、天文地理馆、流动科技实验室都常年对学生开放。目前,该校师生的发明成果已经获得了国家一百多项专利。王清伟说:“鼓励学生申请专利,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多多尝试,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同时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过,像胡全燊这样最后能够转为商用的学生专利真的很少,多数可能更有创意、更独特的发明设计还都躺在角落里。还有一些专利即便是别人随意拿去使用了,我们也不知道。”即便是胡全燊这样的专利也是沉寂了2年多才被企业挖掘出来。在今天的转让仪式上,苏州这家光伏企业还免费向市一中学赠送了一套包括了六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发电设备,价值6万余元人民币。
王清伟说,由于这项安全插头还处于设计稿阶段,没有实物,近日学校启明星社团成员们正在制作插头的3D模型,并将利用学校的3D打印机打印出一个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