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药,博大精深,仅中药炮制技艺就源远流长,集精湛技法与深厚文化于一身。刚刚在沪结束的中国国际中药和植物药博览会上,来自河南禹州、安徽亳州等地的几位中医药传人,现场展示的中医药传统制法,让人叹为观止。
禹州是中国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早在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长年在此采药行医、著书立说,“药不过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的美谈渐渐流传开来。博览会上,来自禹州的杨福照中医世家带来百闻不如一见的饮片切工。一根根粗糙的人参,一把极为普通的炮制刀,手起刀落,片片饮片薄如膜、细如丝、吹能飞,质地均匀。取一片轻轻置于报纸上,竟能透出下面的字来。据介绍,人参精华在一圈圈的内里,炮制的刀工越好越能增加药效的力道。同时,在传统老艺人精细独到的刀工下,菲薄片、薄片、顶刀片、顺刀片、盘香片、蝴蝶片、斜片等只在中药书上听说过的饮片制法,纷纷解开神秘面纱。“浸、泡、煅、煨、炒、炙、蒸、煮”等传统地道的中药炮制过程,也让现场观众大开眼界。
首届中国国际中药和植物药博览会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中国中药协会和华侨传媒共同主办,共吸引了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和单位参展,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与会,旨在整合中药全行业资源,建立健全中药产业链条,搭建行业自己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