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纪录片《京剧》央视纪录频道开播4天,除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外,历史“走眼”朱自清竟成周作人——~~~
纪录片《京剧》央视纪录频道开播4天,除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外,历史“走眼”朱自清竟成周作人——~~~
纪录片《京剧》央视纪录频道开播4天,除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外,历史“走眼”朱自清竟成周作人——~~~
纪录片《京剧》央视纪录频道开播4天,除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外,历史“走眼”朱自清竟成周作人——~~~
纪录片《京剧》央视纪录频道开播4天,除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外,历史“走眼”朱自清竟成周作人——~~~
纪录片《京剧》央视纪录频道开播4天,除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外,历史“走眼”朱自清竟成周作人——~~~
纪录片《京剧》央视纪录频道开播4天,除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外,历史“走眼”朱自清竟成周作人——~~~
     
2013年06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纪录片《京剧》央视纪录频道开播4天,除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外,历史“走眼”朱自清竟成周作人——
“眼尖”上的《京剧》错漏多
孙佳音
■央视8集纪录片《京剧》剧照 图TP
  画面精致、配词婉约、制作考究,但除了被京剧迷诟病宏大叙事淹没京剧本身之外,片中明显的历史错漏激起了观众和学者的一致吐槽,《京剧》甚至把朱自清的照片错当成了周作人。

  央视纪录频道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又一部展现传统文化的力作、原创纪录片《京剧》经过两年的制作,终于在本月3日撩开面纱。

  史实不符硬伤多

  除了配图出错,纪录片《京剧》还被网友指出不少明显硬伤。

  【第一集·错漏】 谭鑫培进宫得了四品顶戴,还言之凿凿“时年43岁”。

  《绝版赏析》栏目制片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柴俊为指出,据清宫档案记载,升平署的总管太监一般是六品,最高才五品,历史上得过四品的伶人只有一人,是道光朝惇亲王府的全顺。“根据档案老谭在宫里食二两月银,外加一些粮米等,与一般教习没啥区别。旧时,关于程长庚、谭鑫培在宫中得赏顶戴的传说不少,现在升平署的档案大批公开,可以证实全是无根据的瞎传。”

  【第二集·错漏】 除了解说词“按中国的传统规矩,伶人的尸骨是不能还乡的”被质疑与清宫档案记载不符;谭鑫培1917年最后一次演出唱的是《洪羊洞》,纪录片《京剧》却配了个《碰碑》的像和军人在看戏的镜头;谭鑫培在上海被叫倒好并不是片中所言的《定军山》,而是因为《盗魂铃》没翻四张桌子被叫倒好引发事端,最后被舆论裹挟逼宫取消“伶界大王”称号,片中说谭鑫培在上海“一出传统戏没唱完就被上海观众倒好哄下去”显然有失偏颇。

  纪录片应该更严谨

  中国戏曲协会副会长、著名戏剧评论家龚和德说要看完全部8集才好发表意见,但他告诉记者,两年前节目组发来材料邀请他出镜接受采访,但被他婉言拒绝,因为“跟我想的不一样”。跟龚和德一样觉得甚是遗憾的还有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教授,他含蓄地批评说:“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群对京剧爱好者在谈京剧,不要用‘文献片’的标准来要求它,只是一个‘文艺片’。”傅谨举例说,《京剧》中明确指出“京剧诞生于1840年”,但这一说法并不准确,“以我们目前掌握的史料和旁证,我最多说‘京剧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前后’,到底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没有人敢确认,因为我们真的并不知道。”傅谨表示,作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应该具有更为严谨的态度。

  随意裁切有些潦草

  虽然《京剧》总导演蒋樾一直没有接听记者的电话,也没有回复采访短信,所幸联系到央视纪录频道的宣传负责人王文静,她承认片中确有一些明显错漏,将在第二次播出时及时修改,蒋樾也会很快通过视频采访的方式回应质疑。但傅谨并不看好修改,“硬伤和细节差错之外,最关键是历史观的问题。”

  “如果《京剧》单独去拍‘唱念做打’,喜欢看的观众就会比较少,但是借着京剧的故事、发展史,讲述中国人在近200多年来的生活,从京剧折射出民族近代史,就可以照顾到更多的观众。”

  蒋樾曾这样定义《京剧》,这是一部试图借着京剧发展史,介绍近代中国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文化生活的纪录片。这样的视角和立场,自有它的可取之处,但为了要使素材更吻合“社会史角度”而随意裁切,显然有些潦草了。判断一部纪录片是否优秀,更倚重的不是绚烂的配词和华丽的画面,而是对史实的尊重。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广告
   第02版:广告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社会与法
   第A28版:时事热议/社会与法
   第A29版:社会与法/东方大律师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广告
   第A34版:广告
   第A35版:广告
   第A36版:夜光杯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世经经纬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劵指南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12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14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升值空间/彩票世界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家电/市场之窗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0版:大厨艺坊/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酒旗茶垆
   第B32版:广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名表
   第C04版:名表
   第C05版:绅士
   第C06版:摩登
   第C07版:妆容
   第C08版:星潮
“眼尖”上的《京剧》错漏多
叶兆澂画展与土山湾 国际研讨会上午举办
中贸圣佳停拍 “钱锺书书信手稿”
一周看点
“淘宝”“捡漏”藏品“集合啦”
张园纪念封首发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9“眼尖”上的《京剧》错漏多 2013-06-07 2 2013年06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