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知道我终于要和过去的自己告别。审视着镜子里的自己——素颜配校服的生活就这样在期待和无知中骤然退去了。
成堆的试卷此刻正安谧地躺在角落里,上面的红色数字曾让我忐忑不安:我着急得几天吃不下饭只因为看错了一道题,噩梦连连只是因为选择题选了一个错误的答案。粗糙的纸页里有我手掌的汗水,有凌晨的白炽灯光,有高温、严寒和蝉鸣犬吠。而现在,它们卸下盛气凌人的姿态,像堆垃圾一样瘫在我面前——但我知道,我是如此热爱它们。
我走出卧室,把通知书递给爷爷奶奶看。每天早上六点整我把自己从被子里拔出来的时候,都能看到桌上爷爷已经放好的早饭——热牛奶、荷包蛋或者面条。晚自习下课,不管再冷再热,一定有奶奶在小区门口接我。我希望他们不要这么辛苦,两位老人身体不好,而他们只是说,“早饭不吃,你要得胃病。”“天黑了,不安全。”而现在,我终于能如愿去上海读大学了。
庞大而复杂的交通网,丰沛的日光和雨水,高楼林立、时针飞转——它符合了我过去的想象。每天被陌生的口音包裹着,吃着没有家乡辣味的江南菜,我在上海真实地活着。我很快适应了这个城市的节奏,开始规律的生活:关注天气的变化,欣赏久违的美丽日出。高考中的错与对,和大学四年比起来,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经历高考,志愿,叛逆情绪……我从高考的假期中调整过来,又看到了昔日专注而勇敢的自己。做自己喜欢和应该做的事,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并不断向它靠近。高考结束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更不意味着梦想的结束,进入大学只是梦想成真的第一步。其实,从一开始我的梦想就不是一个名牌大学,而是希望借由知识去改变和成长。我猜想许多同龄人都和我有同感。
环境可以重塑一个人。上海,每天和千万人见面,改变他们的思想和样貌,我也很期待四年之后的自己。我不是企图挑战这座城市的野心家,而是一个青年——经过“高考”这场战役后,依旧抱着平凡的梦,想要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十日谈
梦想成真
一个不足挂齿的过道就令人十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