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有“我们”的心声
唐 羽
  唐 羽

  刘庆江和太太是安徽师大的同班同学,学声乐的,他唱次男高音,后专攻合唱指挥。在学校的时候刘庆江就崭露头角,指挥合唱团一举获取大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1996年,夫妻双双作为声乐与教育人才被引进区教育局。

  1997年春天,区里成立了教师合唱团,领导将指挥棒交到刘庆江手里,他分明感到了不一样的份量。合唱团成立不久即获得一个初试啼声的机会:参加上海市总工会举办的五一歌咏比赛。几十名团员突击排练了一段日子后就上台表演了,“在沪东工人文化宫,”刘庆江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心情激动并紧张。我们的团员都是音乐老师,应该说实力蛮强的,那天表演也不错,宣布成绩时我在台下站着聆听,但我们只得了13名,正好被挤出决赛。出师未捷泪满襟,从此我在赛后再也不听结果了。”

  但刘庆江与团员们不气馁,他们牢牢锁定下一个目标——三个月后在北京举办的“阳光大地”全国合唱比赛。刘庆江选了一首难度很高的曲目,对团员们进行封闭式排练,关键时刻还请来专家现场把脉,个别指导,大家对歌曲的理解力与演唱水平有明显提升。到了比赛那天,曾经指导过他们的专家也感到惊讶:“好像脱胎换骨了。”这次翻身仗他们打赢了,抱了个第一名回家,此后连续三届均执牛耳。合唱界一片惊呼:“一匹黑马,横空出世”。

  2005年,合唱团远赴意大利参加嘎达世界合唱比赛,刘庆江将大家关在宾馆里没日没夜地排练,几个女团员想逛个街、吃个冰淇淋再买点化妆品一概被他拒绝。结果,他们在数十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传统混声组的第二名,只比挪威代表队低了一分多一点,若按各项指标综合考量,也相等于金牌了。

  去年7月,合唱团去美国辛辛那提参加第七届世界合唱比赛。最后,在三百多支队伍中,他们杀出重围,获得了混声与复调两个项目的银奖。“银奖我都不好意思说了。”刘庆江对我说。

  是的,刘庆江和合唱团的目标永远是第一。除了上述的获奖记录外,值得合唱团提及的成绩还有:2002年在第六届中国无锡合唱节上获得金奖。2004年在第七届中国海口合唱节上蝉联金奖。2007年获上海市首届无伴奏合唱比赛金奖。2008年,合唱团与德国蒙特威尔第合唱团结成姐妹团,并联袂在上海音乐厅举行了合唱音乐会。合唱团还无数次圆满完成了闵行区的大型活动表演,发挥了群文工作主力军的作用。

  在教学相长的良好气氛中,刘庆江的指挥水平也大大提高,2002年他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合唱节金奖指挥称号。

  当然,演出、获奖决不是合唱团的终极目标和唯一使命,合唱团坚持训练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十五年来为基层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合唱指挥骨干,并使中小学生在声乐教育中受益匪浅,大大提升了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刘庆江说:“合唱是一门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有位老前辈说:合唱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所以我虽然是一名指挥,但时时提醒自己:我就是我们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人只有融入整个队伍,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十日谈

  社区文化追梦者

  “陪他们一起年轻”,明天介绍一位村文化服务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招生留学/人才专版
   第A09版:人才专版/招生培训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一幅照片求证
洁而精老店
中国式过马路和“跑马路”
有幸挨了鞭子
只有“我们”的心声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2只有“我们”的心声 2013-07-07 2 2013年07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