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监管不力盲目消费
助长网售假货泛滥
孙云
  化妆品制假者王霞的尴尬,是网上假货泛滥的缩影。淘宝销售排行榜显示,排名前列的化妆品大多是中低档产品,这说明网络买家对价格格外敏感,卖家要想抢市场,就得比价格,比到最后,正品不得不被假货打败。

  行业监管不力和消费者的盲从也是假货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

  上月,上海警方打掉一个在淘宝集市制售300多种假冒化妆品的“五皇冠”店铺,其制假售假时间长达3年,月均非法获利近30万元。制假售假窝点为何能在青浦长期存在,有关部门难辞其咎。此外,网站允许“购买好评”这一漏洞,也给消费者带来误导。不少消费者从未在正规渠道购买过化妆品,缺乏鉴别能力,只因贪图低价就盲目相信其他人的评价和网上各种攻略,但这些评价和攻略往往会混淆真假。

  目前,淘宝化妆品卖家多达28万家,日成交商品300万件,业内人士指出,其中大部分是打着水货、“蹿货”名义卖的假货,即使是好评率排名前列的顶级卖家,也有真假掺卖的情况。在好评量达到758万的四金皇冠级卖家“猪哼少”里,记者就看到了不少中差评,质疑其销售的产品包装和性状与专柜产品有别,且拒绝退赔。从事多年美国代购生意的卖家朱小姐也说,一些号称海外代购的产品明显是假货,例如有的产品印着今年的生产日期,瓶子却是去年的款式,还有的产品号称从美国“原箱发货”,但美国禁止重复销售,对同一顾客的购买数量有限制,不可能有整箱销售情况。

  相对水货、“蹿货”可能出现的稀释、涂改保质期等质量问题,假货的危害自然更大。中消协数据显示,网购化妆品假货泛滥导致消费投诉直线上升,在这些投诉中,反映皮肤受损的占四成,其中甚至有2.1%的消费者称,使用可疑产品后毁容。

  3月初,曾有电商联合化妆品企业签署《中国化妆品电商真品联盟自律倡议书》,希望抵制假货。然而,仅靠“自律倡议”能否改变极度混乱的市场情况?业内人士并不乐观。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市场之窗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超低价网售化妆品来源可疑
网购胶原蛋白要谨慎
监管不力盲目消费 助长网售假货泛滥
新民晚报焦点A04监管不力盲目消费
助长网售假货泛滥
2013-07-16 2 2013年07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