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临平路瑞虹路看到,路口转弯处的人行道边沿,果然放着一块块牌子,内容多是民工找活信息,如“钻孔”“磨地板”“敲墙”“木工”“电工”等,都自称专业。记者数了数,共有18块,大小相仿,排得十分整齐。旁边一名妇女看到记者驻足,马上上前招呼。她说,每块牌子都有主,因为是老乡,所以摆在一起。记者向她打听刷墙价格,女子说,100平方米刷涂料1000元。“这个价已算便宜了。具体要到你家里看过才能报价格。”
民工告诉记者,临平路上类似的广告牌还有。随后,记者在临平路天宝路看到,这里的广告牌更多,有23块,大多附有“垂询热线”,摆摊人员闲着没事,聚在一旁闲聊。据他们说,每天能在这里拉到一二笔生意。此外,记者看到太平桥支路上也有许多,一名男子坐在小矮凳上等待生意上门。
读者呼吁,“马路游击队”占路摆广告的做法虽然方便了装修双方的接触,但明显影响市容,且其装潢和服务质量都难得到保证,容易引发纠纷,市民应谨慎对待。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