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记复旦护理学院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
~~~——记复旦护理学院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
~~~——记复旦护理学院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
~~~——记复旦护理学院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
~~~——记复旦护理学院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
~~~——记复旦护理学院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
~~~——记复旦护理学院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
~~~——记复旦护理学院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
~~~——记复旦护理学院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
     
2013年07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声灯盏跳跃着“解冻”的火焰
——记复旦护理学院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
张炯强
  在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大学生,他们风雨无阻,几年如一日地担任志愿者,关注着神经肌肉疾病患者,上门倾听患者心声,为患者排忧解难。他们将自己喻为“无声的灯盏”,“如果说患者对生活的希望是一盏灯,那么大学生志愿者就是灯芯下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灯盏,那跳跃的火焰正是大学生们燃烧的青春。”他们让阳光和雨露伴随着“渐冻人”穿越茫茫黑夜。他们就是复旦大学护理学院MDA(Muscular Disease Association神经肌肉疾病协会)志愿者团队。

  8年前,复旦护理学院的同学们认识了一位女士,她叫朱常青。她与神经肌肉疾病顽强斗争了十多年,自费创办了第一家神经肌病专业网站,正在寻求志愿者团队为身患这一类疾病的病友们提供帮助。她的事迹与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复旦学子。2006年,由复旦护理学院第三党支部牵头建立起了一支专门负责关怀神经肌病患者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成立7年来,同学们毕业了一批又一批,但服务队伍从最初的20人增加到如今的200余人。大学生说:“这是一场爱心接力,我们要用专业知识和爱心,为‘渐冻人’解冻。”

  为了掌握专业护理知识,志愿者们定期邀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教授、护士长及康复科主任进行专业培训,自编自印《神经肌肉疾病治疗保健手册》,用于受访患者的健康宣教。同学们还特邀华山医院神经科留美博士陈向军医师,在线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7年后的今天,护理学院同学上门关怀的患者已经有25人。患者们这样说,“他们的到来,不仅是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大学生们也得到了收获。复旦护理学院09级本科生黄双同学说:“我们所服务的很多患者或许一辈子都站不起来,但是他们精神上是立得起来的,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从患者身上学到自立的宝贵品质。”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读者之声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港澳旅游/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无声灯盏跳跃着“解冻”的火焰
爱心接力 助渐冻人“立”起来
建校企深度协同创新平台
一机多能:制冷 采暖 四季热水
职教实训中心评级结果公布
华山医院完成国内首例3D腹腔镜减重手术
电子书包有望出台国家标准
公利医院周日义诊
居室环境与饮水卫生公益调查启动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5无声灯盏跳跃着“解冻”的火焰 2013-07-23 2 2013年07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