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笔记本是同行伙伴,世界友人家中的沙发用以歇脚休息,过去的这一年,1986年出生的广东青年蔡延青(阿菜)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留下足迹。
独自满世界游走,阿菜对旅途美景却心不在焉。他穿行于大城小镇和大街小巷,拜访一家家社会企业,将镜头对准那些用创新方法解决社会问题的年轻人。
感性记录、理性传播,他坚信创新能让世界更美好。
原来社会创新可以这样
20个国家的行程,超过100小时的素材,一年间阿菜记录了60多个正在改变世界的社会创新案例,涉及消除贫困、环保、教育、能源、医疗健康、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几天前,他刚结束美国之行,稍作调整将再次踏上旅途,完成剩下的40个访谈。
阿菜与我们分享了令他印象深刻的几位社会创新者:
阿姆斯特丹潮流服饰品牌Rambler的设计者,是十几岁的街头“边缘青少年”。创始人Carmen原本是名摄影师,他发现这些街头少年丰富的创造力和敏锐的时尚触觉,决定为他们提供培训,并成立品牌创造展示平台,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并走向正途。
瑞士的Paul 和Sara曾在柬埔寨孤儿院担任7个月的志愿者,他们发现,这些孩子长大离开孤儿院时,并不具备良好的谋生能力。于是,2011年他们创办Haven餐厅,每年招聘并培训一批成年孤儿招待、烹饪等技能,帮助这一弱势群体顺利融入社会。
英国伦敦的Juan创立了一个帮助优秀学生利用网络众筹学费的平台。由于才起步,他面临许多难题,阿菜在与他相处的时间里,跟拍了许多宝贵镜头,见证了一个社会企业的诞生以及创业初期的艰辛。
在距菲律宾马尼拉市区50公里的GK Enchanted农场,阿菜发现了一所由32公顷的农场和49户家庭组成的“农业大学”,农场种植水果、蔬菜和咖啡豆,所有家庭互相合作。同时,这里也是一个创新中心,由菲律宾最大的非政府组织Gawad Kalinga探索环保产品、绿色交易等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社区模式。
我更想为金字塔底端90%的人做些什么
酷爱设计和互联网,阿菜毕业后任职某知名网络公司设计师,工作之余他经常思索:“如果人生只为自己而活是一种遗憾与缺失,我相信可以做更多,与其只为10%最富有的人设计产品,我更想为金字塔底端的那90%的人做些什么。”
阿菜大学专业是社会工作,虽然没有从事相关职业,但4年大学熏陶让他心存社会关怀。2010年,阿菜第一次接触到“社会创新”的概念——倡导以非传统的模式、技术、设计或服务等来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或可持续地实现某个社会目标。“社会创新”团队中,那些关注时代问题,并试图用全新方式加以解决的年轻人令阿菜兴奋不已。
渴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不完美的世界,又不甘心于只做捐钱捐衣捐物的传统公益,长期处于迷茫的阿菜仿佛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未来方向。
“我能做什么呢?”阿菜决定了解和收集社会创新案例,并把这些正能量传递给更多年轻人。2011年,他创办了“BottleDream”网站,希望在中国传播和推广致力社会创新的企业或项目案例,记录年轻人发挥创意并坚持梦想的故事,激发更多当代中国青年用自己的才华和力量,参与社会创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然而,社会创新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新领域,很多成熟的案例都在全球各地。于是,阿菜决定暂时告别工作岗位,策划为期一年半的“全球社会创新纪实之旅”,用文字和影像记录全球青年改变世界的故事。
于是,去年7月,阿菜简单地收拾起行囊,带上摄像机,踏上了旅途。
众筹16万,一个人的梦想从此属于很多人
阿菜的旅行并非一帆风顺。
虽然有朋友和团队帮助他联系受访对象和后期制作,但一个人的旅行难免有些疲劳和寂寞。去年12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阿菜不幸染上疟疾,康复之后又在一个夜晚遭到小偷洗劫,所有摄影器材、电脑全部失窃。
此外,项目经费也是重要难题。自己的一点积蓄和来自腾讯公益基金会的10万元支持,帮助阿菜开启旅程,后来,又有两家公司成为赞助商,提供一定帮助。旅途中,阿菜尽可能以沙发客的方式节省开支,前8个月中,他从来没有住过酒店。尽管省吃俭用,但想要搜罗全球的社会创新项目,阿菜还需更多支持。今年初,后半期项目采访和成片制作的经费还没有着落,加上肯尼亚遭劫,原本已经捉襟见肘的阿菜更觉雪上加霜。
从非洲回国后,阿菜休整了一段时间,整理残留素材的同时,他也在烦恼后半程的旅途该如何继续。今年5月,在追梦网创始人杜梦杰的建议下,阿菜将项目计划搬上了众筹网站追梦网,希望通过这一平台与更多人分享他的经历和想法,并尝试寻找资金支持。根据项目的进展和计划,阿菜将众筹目标金额设定在125000元,最低的单笔支持为25元,最高为3万元。
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和分享的心态,阿菜没想到,项目的支持率达到了130%,不仅在规定的筹款时间内获得大量支持,金额也超出预设,最终筹得164240元。阿菜的社会创新之旅,从此不再是他一个人的梦想。
根据追梦网的规则,项目筹款根据不同数额要对支持者提供一定的回报,从明信片、纪录片DVD、T恤衫,到成片感谢或者面谈交流等等,但阿菜觉得,对于愿意支持计划并“买单”的网友而言,并不在意这些回报是否“值钱”,而是更期盼大家心中的梦想能否产生共鸣,很多人是希望通过阿菜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即便旅途有困难有寂寞,阿菜也将更认真地走下去。
以乐观的心态、好玩的方式完成严肃的项目
通过互联网,阿菜加入了全球社会创新年轻人的网络社区“MakeSense”,结识了世界各地致力社会创新事业的年轻人,并通过他们的介绍接触到更多当地社会企业家和社会创新者。
此外,阿菜得知,在一些城市的开放或联合办公空间(co-working space),也网聚了当地的本土创新者。利用这些渠道,他在出发之前先确定了30%的采访名单,余下70%留到当地寻找。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经常当我采访完一个人后,他会推荐其他相关伙伴给我。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推荐含金量都比较高。”阿菜说。
采访中,阿菜侧重了解这些项目试图解决的社会问题、实现的价值或影响、创新之处以及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同时,阿菜也关注创新者的激情以及他们创业的故事。此外,他还要求每名受访对象对中国年轻人说几句“寄语”。
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创始人、小额信贷之父穆罕默德·尤努斯在阿菜的访谈中提到:“这一代年轻人掌握更先进的技术,比他们的前辈拥有更大的力量,潜力无限。但年轻人应该思考:我的力量能做什么?如果不善用这股力量,将是很大的浪费。”
在阿菜看来,世界悄悄地进行着一场变革——全球各地的年轻人正在团结,将自己的个人目标与社会价值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针对个人发展与社会挑战做出积极的回应。
接受采访的社会创新者拥有“相信自己的行动可以给社会带来积极改变”的共同信仰,同时乐观、敢做敢为、行动力强,并且以最愉快、好玩的方式完成严肃的项目。“他们通过一种新的模式、技术或设计去解决某个特定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但无论如何,它都会推动着世界的发展,一点一点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让每个中国年轻人有一颗想要改善社会的心
采访中阿菜发现,很多项目虽然新颖有趣,但大部分是基于本土文化,针对当地实际需求设计,因此并不一定适合照搬到中国,但他相信其模式可以借鉴。
在非洲接触到的一些能源或教育项目中,太阳能、平板电脑等硬件设备资源均来自中国。受访对象告诉阿菜,他们很羡慕中国有如此高性价比的科技产品,这让阿菜很是感慨:我们自己没有很好地利用本土资源与优势,仅仅停留在买卖阶段。
旅行结束后,阿菜希望能够最大化利用网络平台、社会化媒体向国内的年轻群体传播社会创新,通过掀起一股社会创新的风潮,让每个中国的年轻人都拥有一颗想要改善社会的心。
未来,阿菜更希望成为一名中国社会企业家,他正筹划在广州打造一个空间或平台,供创新团队相互交流、支持和孵化。“我们需要更多社会企业家,需要更多创新群体的成长,并为我们的国家服务。”
虽然一切才刚刚开始,但阿菜满怀信心,就像他的一名受访对象所说:“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坚定执着的人能否改变这个世界。事实上,世界从来都是这样被改变的。”
蔡延青微博@KennyChoi-阿菜
www.bottledre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