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证实: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各有不同的波长和穿透性,对人的皮肤有不同的伤害作用,是造成人们皮肤老化、表面斑点以及包括皮肤癌在内的各种皮肤疾病的罪魁祸首。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80%—90%的皮肤癌是太阳暴晒后引起的。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人们都应该注意皮肤的防晒问题。
一些人由于害怕患皮肤癌,时时处处避开日晒,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皮肤病学专家霍利克教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他用大量证据证明,每周有几次短时间地暴露在阳光下,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风湿性关节炎、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疾病。据此他认为:既不要长时间暴晒,也不应总是躲着阳光;适当接受阳光照射,利大于弊。
众所周知,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首先,它对骨骼的生长和强健作用很大。其次,如果缺乏维生素D,不仅会影响对钙的吸收,还会导致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增大。研究发现,与维生素D水平正常或较高的人相比,维生素D缺乏者患结肠癌的几率高50%。维生素D主要是从皮肤受到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因此,拒绝阳光照射,就不可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再说高血压,英国爱丁堡大学最近的一项公报表明,该校检测了24名志愿者经紫外线灯照射20分钟后的血压变化,发现均呈下降态势,此效果约可维持1小时。对照实验中,屏蔽了灯的紫外线,其他因素都未改变,志愿者的血压却没有变化。结论是: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中积存的氮释放到血液中去,并增加维生素的活性;皮肤细胞会释放出一氧化氮,这种化合物有助于舒缓血管。
尽管科学家估计晒太阳带来的种种益处要远超过其带来的皮肤癌风险,但还是建议人们应该注意避免过度日晒。如何掌控才能趋利避害呢?专家的看法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由于接受日照而产生的维生素D的量,取决于人们的不同肤色,即取决于阻碍紫外线的黑色素的多少。这就是说,肤色越深的人,需要接受日照的时间也就越长,反之则相对较短。他们推荐了一种简易方法:先计算一下自己的皮肤被太阳晒红(不是灼伤)需要多少时间。日后每次晒太阳时,将全身1/4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持续的时间应为皮肤晒红所需时间的25%。肤色较白的人每天只需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将手臂、双手和脸部暴露在阳光下5—10分钟即可,肤色较深的人则可略长于这个时间。
王瑞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