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是个电影迷,上海的老电影院我差不多都进去过,有几家电影院更是刚开张就进去看电影了。
我很小就进过一家刚开张的电影院,就是虹口的胜利电影院。当时大人经常带我到它对马路的虹口电影院(解放后改为虹口文化馆)看电影,可是有一天他们说有一家好莱坞电影院新开张,把我带去。一个多礼拜后这电影院停了,不久重新开业,改名威利电影院。解放后又改名胜利电影院。
我五岁去广州,1938年回到已成孤岛的上海。1939年这一年,上海一下子开了几家新的电影院。
最先开的是沪光电影院,位于今金陵中路嵩山路口。那一带当时相当热闹。由于老城隍庙在日军占领区内,市民去不了,便在这附近开辟了新城隍庙。沪光电影院开幕放的第一出电影是《木兰从军》,我第一场演出就去看。电影放完后,主角陈云裳和梅熹登台唱影片主题歌“月亮在哪里,月亮在那厢,它照进我的房,它照上我的床……”。陈云裳本名陈健民,我在广州就看过她演的电影,完全是个女学生样子。到上海拍戏后,换了陈云裳这名字,经过电影公司宣传,名气很大。这是抗战时期,花木兰是大家心目中的抗敌女英雄,因此《木兰从军》极受欢迎。陈、梅两位演员接下来成了红星,拍了不少片子。日本人投降后,陈云裳去了香港,梅熹去了北京。
接下来开的电影院是今南京西路石门路口的大华电影院,解放后改名新华电影院。据说它的原址是老牌夏令配克电影院,但我对夏令配克电影院一无所知。大华电影院专门放映美国米高梅公司影片,就是影片一开头有只狮子叫的那家公司。开幕放的电影好像是《绿野仙踪》。反正它开幕后有好几个月我每出戏都去看,也才知道,好莱坞电影原来也有不好看的,但也有好看而因宣传不到位而被忽略的。例如有一出电影完全用剧中主角的视角拍成,这主角只有在照湖水时才让观众从倒影看出他的样子,这样的影片是极有独创性的,可惜不被注意。大家记忆犹新的电影《乱世佳人》就在大华电影院首映,我看电影从不预先买票,但看这电影预先买票了,而且看这出电影要买上下集的票。
也就在这时候,今南京西路陕西路口新开了一家平安电影院。它在大楼底层,是一个小巧的放映厅,对门是一家咖啡馆,有白俄穿了将军服在门口招呼客人。这家电影院放二轮电影,我去看电影不在第一天,而是隔了好几天,放的第一出电影是拿破伦爱情故事,主演是查尔斯·鲍育和嘉宝。
如今沪光、大华、平安都没有了。
1941年又开了一家豪华的电影院:美琪电影院。美琪电影院的原址早年是大华饭店的一部分,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就是在大华饭店摆酒的。美琪电影院的英文名称沿用了大华饭店的英文名称:Majestic。美琪电影院放的第一部影片,女主角是贝蒂·格雷宝,中文片名改为《美月琪花》,以配合电影院名字。顺便讲件后来的事。因为美琪电影院离我家近,我经常去看电影,我看电影喜欢坐前面几排,为此也真差点儿遇险。因为上世纪40年代初,美琪电影院的天花板一度坍塌,位置正好在前面几排上面,万一当时我正好在那里看戏,就糟了。
如今美琪电影院也不放电影,改成了剧院。
1942年,今西藏路汉口路开了皇后电影院。这时太平洋战争已经爆发,日军进了租界,上海不再是孤岛。皇后电影院刚开幕,它所在的那个小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日军一下子把这小区整个儿封锁了好些日子,小区里的人不能出入。我不知道封锁时电影院是否在放电影,如观众被封锁在内,就不知怎么过日子了。皇后电影院开幕放的是顾兰君演的影片。解放后皇后电影院改名战斗电影院、和平电影院。和平电影院现在还在,不过已重新改建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