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上周跟随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主办的“圆中国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区县教育寻访活动来到崇明,并获悉“假日学校”将向双休日和其他节假日延伸。
再不只与电脑相伴
上午9时,在中兴镇文化活动中心,汲浜小学四年级男孩顾青尧正和爷爷一起完成软陶创作;一个多钟头后,祖孙俩又跟着大部队去泰生生态农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亲手体验种芥菜、收获甜瓜的快乐。这是这个暑假小顾在“假日学校”的第六次活动了。小顾的爸爸是船员,一个月左右回家一次又要匆匆离开,妈妈忙于工作也无暇陪他,以往暑假只能在家里和电视电脑相伴。中兴镇“假日学校”成立后,“向日葵”社区亲子俱乐部向全镇所有的孩子敞开大门,并重点关注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小顾觉得,每个活动都好玩,“前两天我们排练了一个叫做《丰盛的晚餐》的科普剧,我演了一个叫小胖的男孩,他只吃肉不吃蔬菜,嘿嘿,其实,这个不大好,现在我开始吃一点绿叶菜了。”在陈家镇协隆村社区学校,女孩龚天羽则对烈日下的一次树林探访之旅记忆犹新。起初,同学们都觉得,大热天去看这些每天都见的风景没啥意思,但是听了专业林业人员介绍每种树的名字、生活习性后才发现,自己对家乡的了解还非常有限。
深入社会探究人生
崇明县教育局局长黄强介绍,“假日学校”不教语数外,不补习学科知识,旨在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给孩子们尽可能多的生活体验。县假期办总体设了生命之旅、梦想之旅、体验之旅、奉献之旅、健康之旅、关爱之旅、责任之旅、护航之旅等八大旅程,一大批在读大学生志愿者、“三支一扶”大学生、五老人员、爱心妈妈、青少年事务社工、部队官兵、插村教师等担任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做科技小实验、做剪纸、玩泥塑,完成有关民居变迁的小探究、参加露天音乐会和消防夏令营……“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假期学校不仅学到知识和技能,也可以种下一些梦想的种子,对家乡产生一些依恋情怀。”区教育局副局长黄慧介绍,为了让孩子们尽兴而又安全地度过假期,做到“假日学校”零事故,暑假之初,志愿者们就挨家挨户上门发放假日学校安全告知书,提醒家长关注暑期里孩子的安全,并在暑期中加强对河道、水井、树林、电线光缆进行定期巡查。
本报记者 陆梓华
特约通讯员 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