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为院士画像
黑与白强烈的对比、单纯简洁的线条、凹凸立体的阴影、木感的粗糙纹理,人物脸部表情因这种形式感而丰富凸现起来,嘴角上扬的微笑让人感受到亲和及睿智。院士画廊上,艺术家创作完成了近90幅院士肖像,尽显科学家的风范。而其中一幅杨福家院士画像的作者并非职业画家,而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作为国内外遥感科学领域著名的科学家,金亚秋的绘画和他的科研经历一样精彩纷呈,因为“绘画,是我的另一种满足”。
郭慕孙院士是著名的化学工程学家,他在流态化基础理论的创立和工业应用两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几何动艺”系列则是他生前创作的蕴含科学事实的艺术作品。所谓“几何动艺”是将力学的科学原理与艺术的优美造型相结合,观赏者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和物理等基础知识,通过脑、眼、手协同一致,把课堂上曾学到的分散知识点串联起来,实现自己的构思和创意,使“动态”的艺术作品在三维空间内作柔性而“无序”的变化。例如,作品《五环动艺》由5个水平圆构成,在创作过程中,不同的空间组织能呈现不同的造型和状态,运用单线法悬挂,各环节既能自转,又可做不同公转。
三部7D电影亮相
展会有座7D影院,让人充满好奇。记者看到,影院不大,只有6个座位,每个座位上都放着一把感应枪。项目总监张志清告诉记者,7D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在3D电影基础上是增加全方位立体感:有下雨、泡泡、吹风、气味等效果的是4D;坐在可摇动凳子上,嗅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都被调动,是5D;和同伴一起拿着“手枪”击败怪物,身临其境融入影片角色的就是7D电影。
此次艺术科技展上,将有三部7D电影和观众见面,分别是《大战精灵国》《空战英豪》和《恐怖鬼屋》,片长从7至12分钟不等。据介绍,三部影片均为卡通电影,由上海企业制作。“目前7D电影还没有商业化,这是首次在上海亮相。目前技术能力最多可设置50个观众座位,但这次展览场地有限,进7D影院需要凭预约票,一天将播放30场,每天会在现场提前发放,每场仅有6人能坐在椅子上体验7D。放映厅周围还有站位,虽然不能体验7D,但还可得到4D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