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别变成只给学校减负
令狐小葱
  令狐小葱

  编者按:大家还记得令狐小葱小朋友吧?5月初,本栏目发表过一篇她写的文章。再过两天,她就要升初二了。暑假里,听到“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的新闻,她和她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作为学姐,她有话要说。我们不能要求初中的孩子考虑问题面面俱到。减负,本来就是为了孩子。孩子的声音,即使刺耳些,听听,总没坏处吧?

  教育部又出减负新规——小学生回家不留书面作业。

  “太好了!不用写作业,可以玩儿喽!”

  很抱歉,作为学姐,要稍稍破坏一下学弟学妹这么美好的幻想。

  我读初中了。妈妈看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幸好你已经小学毕业了!”我知道,她绝不是想让我多做作业,小学也轻松过来,而是——这规定不科学不靠谱啊!

  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源远流长,科举到现在已有千年的历史。现在人们意识到弊端,想回到孔子的“素质教育”并勇敢地从减负开始尝试,听着还蛮好的。但只减少作业,教育体系不变,学生可以应对“考试”这个终级裁判吗?而且必须承认,有效的作业和练习对吸收掌握基本知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念小学,不抄生字,怎么会写?不做加减乘除题,怎么会算?不写英文单词,怎么会拼?过于简单、过于复杂和可有可无的作业才要切除,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这一刀如果真的切下来,肯定有同学会因为分数不好“死得很惨”,老师和家长没准儿就会有所行动。

  我猜,老师方面,会让学生把做不完的“校内作业”带回家做;家长方面,教辅会成为可恨又不得不依赖的“帮手”。过度“减负”最有可能推动教辅和补习市场。家长多半不如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面对五花八门且良莠不齐的教辅和补习班,无从选择,最坏的结果还是孩子陷入题海,家长还花冤枉钱。与其让不专业的家长焦虑和盲目行动,不如仍交给老师科学地布置作业。

  话说我们的家庭作业也确实该减减。我有个表妹,开学上二年级。看她的暑假作业,有至少两本教辅,一本奥数,一本英语。她不会,让我讲给她听,可最后她只记得答案——实在是理解不了。我们不要这样完全无效的作业,减负应该减的是这些。我觉得,每天作业量控制在一到一个半小时左右比较合理,也不耽误玩儿。学校可以每天收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据此斟酌作业量,以及采用分阶梯的方式因材施教——基础扎实可以减免作业,或稍稍提高难度,基础薄弱的就做好基础题,逐步细化到大部分同学觉得适量的作业。可是,也要提防沦为所谓“特长班”与“普通班”(唉,怎么有随处都是陷阱的感觉)。这样就不会变成只有老师少改作业,学校是轻松了,学生负担不减反增,家长就更不必说了。

  中小学生教育改革“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这回可不是说着玩儿的吧。希望新规减负不要成为——“减学校的负,增学生的负,添家长的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市场之窗
   第A2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新民环球
   第B07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B08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周禄宝的唬和捧
厚道点
左上角的那把“伞”
“不伤害儿童”是社会底线
“进出口”一块搞定
别变成只给学校减负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别变成只给学校减负 2013-08-29 2 2013年08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