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采访获悉,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老式公房一、二楼居民入室盗窃发案率,新泾派出所与镇政府联手,为1楼和2楼居民免费安装“窗户限位器”。镇政府还通过人大审议,把这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了镇政府连续三年的实事项目。
“一多一少”难题难破
家住福泉路255弄的陆阿姨曾是入室盗窃的受害人。去年的一个傍晚,她和老伴散步回家后,发现卧室被小偷搜掠一空,家中金银首饰和现金被盗,共计约5万元。“我们装了防盗窗的,原本觉得挺安全,没想到防盗窗也不牢靠,铁栅栏都是空心的,一掰就开,贼骨头轻轻松松就钻进来偷东西。”陆阿姨透露,由于小区人防、技防设施都落后,给了蟊贼可乘之机,仅她们一个小区1年入室盗窃案就多达10余起。
这样的情况在新泾镇可以说是普遍现象。长宁分局新泾派出所副所长程敏告诉记者,新泾镇地区有115个小区,其中一半是老式公房和农民安置房,由于河道众多、绿化带繁密、动拆迁回搬小区物业管理不到位、内部防控能力薄弱、人员结构复杂等原因,入室盗窃案一直处于高发态势。其中50%以上的案子都发生在小区1、2楼,35%是翻窗侵入。
网上找到防盗妙招
老式居民区多,技防物防设施少,“一多一少”之间,如何确保小区平安,减少入室盗窃案成了派出所最头疼的问题。增加小区技防、物防设施,需要一大笔资金,并不现实。让居民自己安装红外报警装置,高昂的价格又让大家望而却步。“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抽出一部分警力,让民警进小区巡逻,但效果也并不理想。”
“窗户限位器”是一位刚工作不久的社区民警屠昱辉想出来的法子。在接手福泉路255弄这个入室盗窃高发小区后,小屠的压力很大。他整天在琢磨有什么既经济又实用的防盗妙招。喜欢上网的他在网上找到了“窗户限位器”,自己买来测试,觉得效果很不错。于是便试着向派出所建议能否在小区里推广。
试点之后效果显著
经过多次调研,派出所认可了小屠的建议,并决定先在福泉路255弄进行试点,曾经被盗的陆阿姨家第一个报名安装。起初居民对这么个不起眼的东西并不买账,但安装后效果非常好,小区1、2楼入室盗窃零发案,全年同类盗窃接报数下降了56%。
初步取得成效后,新泾派出所决定将这一举措在全镇范围内推广。为了争取资金,派出所向镇政府求助,希望能以居民出一成、政府出九成的比例,筹措安装资金。镇政府经过调研,决定由政府部门全额拨款为居民免费安装。而且这一做法在今年初的镇人代会上经过人大代表审议一致通过,成为镇政府实事项目,将连续三年以每年2000-3000户的幅度,为辖区内技防物防措施较弱的1、2楼居民免费安装。
从今年3月迄今,已有9个居委会的18个小区享受到这一惠民举措。预计3年内将覆盖所有老式居民区的1万多户低楼层居民。据警方介绍,截至今年7月,安装“窗户限位器”的小区入室盗窃立案数同比下降了35%。 本报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