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海报成才
因家庭出身的原因,青年时代的胡依仁失去了报考艺术学院的资格,然而他凭着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和艺术天赋自学成才,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画家。上世纪60年代,胡依仁在100多位画家中以优异成绩考入电影系统,担任绘制与创作电影海报工作,电影院外2米见方的手绘海报成为了他的“试验田”。在绘制电影海报的岁月里,他尝试了不同风格的油画创作,更将印象派浓烈丰富的色彩融进作品,他参与绘制的电影海报《人证》《五朵金花》《高山下的花环》等作品在全国电影海报展上获得金奖。此后,21岁的他与好友苏民创作了油画《展新图》,被中国文献博物馆收藏。1988年,胡依仁飞赴匈牙利美术学院深造,并成为匈牙利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意大利米兰城市画廊签约画家。在欧洲求艺的20年期间,他在各大城市举办与参加了40多次画展。
作品色彩浓烈
胡依仁这次带来了他最新创作的《西藏组画》中的《丰收年》和《雪山老人》,《雪山老人》代表着他的技法和表现能力,《丰收年》则代表着他的写实风格。在《丰收年》中,胡依仁着重塑造与刻画了人物的神态,画中人物众而不散、多而不乱,且每个人的表情姿态都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密集的藏民与起伏的群山占画面的三分之二,下面留出的三分之一,大胆运用橙黄色的色块,使整个画面更加唯美大气,增强了画面的新鲜感。胡依仁告诉记者,在《丰收年》中,自己将中国的写实技法、东方的粗细线条运用以及西方印象派对于色彩的运用相结合。他半开玩笑地表示:“我的画色彩那么明亮,可以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而周围如果有色调偏暗的画,相比之下或许会不太容易给人留下印象。”
本报记者 张艺 实习生 施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