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中国男足在一场亚洲杯预选赛中,客场1比1被传统弱旅印度尼西亚逼平。中国足球,总是让喜欢它的人们黯然神伤。
中国足球的差距在哪里?最近,受上海老克勒明星足球俱乐部之邀,与沪上足坛名将范志毅,以及体育解说名嘴刘越、前申花球员刘宏涛同行,赴法甲联赛兰斯俱乐部学习考察,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老克勒的这趟法甲之旅,并非走马观花,时间长达一个月。这得感谢一家上海企业“三荣电梯”的支持,它是兰斯队的球衣胸前广告赞助商。有了这样的“话语权”,范志毅一行才能在兰斯受到友好周到的接待,每堂训练课、每场比赛对方都毫无保留地开放。
中国足球落后法国足球多少,不需要再多说。但这些日子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却并非法国球员在场上表现出的技战术和个人能力。
第一次到兰斯青年梯队的训练场,那些十七八岁的球员走进球场时,一个个自觉排成队,有秩序地和我们握手问好,毕恭毕敬。到最后,他们的这种待客之道,都快让我们招架不住。
在兰斯一线队,这样的场景也差不多。我还发现,在球员开车进俱乐部大门时,都会专门停车,放下车窗,与门口的守卫握手。哪怕再大牌的球星,也无一例外。
没有人要求他们做,他们却能做到,完全是因为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是从小就开始养成的。当他们最开始接触足球时,教练就告诉他们应该这样做。
但到了训练场上,之前彬彬有礼的他们,却完全像换了一个人。即便是一堂普通的队内训练课,也是该撞的撞、该铲的铲,一点都不含糊。对抗程度之激烈,一点不比正式比赛差。
采访生涯这么多年,也看过不少国内球队的训练课。一比较,中国球员显然温柔太多,很少会在训练场上冒着受伤的危险去对抗拼抢。但在场外,很多球员却是牛气大牌得不得了。和事不相关的陌生人握手?想都别想。
很多人都骂过无数遍,中国足球怎么一直这么弱!我在兰斯看到了另外一种差距,无关能力,而是精神和观念的落差。何时能有所改变?就我所见,恐怕需要好几代人,才可能会有一点起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