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戏的人生
■ 10月17日下午ACE职业联赛中,LGD俱乐部DOTA战队5名队员全力出击
  本报记者 曹刚 文 周馨 摄

  如果你戴着有色眼镜,把他们看作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那么你会找到很多论据证明你的观点——昼夜颠倒,整天宅在室内,泡在电脑屏幕前,陶醉于游戏世界,而且从画面分析,那些不知所云的游戏里好像充斥着暴力。

  如果摘掉眼镜,翻看资料,你会发现,早在2003年底,电子竞技就已经成为国家体育总局承认的体育项目。从那时起,他们就是运动员,每天有规律地刻苦训练,在国内外赛场奔波,运用超出常人的聪慧和敏捷,在公平的环境下,努力争胜。为个人兴趣,为丰厚奖金,也为国争光,为家分忧。

  残酷现实:一切成绩说话

  和其他竞技体育项目一样,电子竞技职业选手必须面对同一个残酷现实:成绩说明一切。这本身就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差别。

  从一开始,他们能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走上职业道路,就是因为成绩出众。

  湖南邵阳小伙张宁今年24岁,是LGD电子竞技俱乐部DOTA(游戏名,Defense of the Ancients,远古守卫)战队的队长。“上小学前,我就是街头巷尾出了名的‘街机小霸王’。给我一个游戏币,能在游戏机前战斗一天。”

  15岁那年,张宁和小伙伴们在一次电竞比赛中夺魁,赚得人生第一桶金:1万元。此后接连在多项比赛中摘金夺银。水到渠成,他被俱乐部相中,转为职业选手。从业余玩家到职业高手的成长之路,无外乎两条:在多项比赛中频频崭露头角,或在网上苦练,提高个人游戏排名。

  “像我们这样的大俱乐部,挑选队员时更看重比赛成绩,当中没有半点水分。”比张宁年长一岁的西安人刘源,现任iG电子竞技俱乐部CEO。他认为,电子竞技的舞台非常公平,而且门槛比较低。“只要你足够牛,就能不断取得比赛胜利,被大家看到,成为职业选手。是金子总会发光,机会有很多,就看你是不是有能力在公平决战中赢。”

  如果成绩好,收入就高。DOTA界奖金最高的一项比赛,是一年一度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冠军奖金百万美元。张宁率领LGD战队,去年赴美勇夺第三,捧回15万美元奖金。去年冠军iG战队也来自中国,这是国内俱乐部首次染指此项桂冠。

  “我们DOTA战队的队员,去年光这一项比赛,每人就能分到超过100万元人民币。”iG电子竞技俱乐部LOL(游戏名,League of Legends,英雄联盟)项目经理兼领队祝颂歌介绍,冠军奖金超过10万元的比赛,每年就有近20项。采访前一天,他刚带领战队从韩国比赛归来,带回了亚军奖杯,和每人2万元奖金。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将迎来4项冠军金额为50万元的大赛。

  反之,一旦长期出不了成绩,则压力山大,非但没有高额奖金回报,还可能丢了饭碗,被俱乐部劝退。

  年赚百万只是极少数人

  绝大部分职业比赛都在线下举行,所以祝颂歌才要带着战队在国内外四处奔波,队员们基本都练就了一口比较实用的英语口语。

  从“线下”这个特点,就能看出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的一大区别。“我们是在局域网的环境下,有限的比赛时间内,和对方斗智斗勇,决出胜负,结果是完全公平的。”刘源介绍,现在红遍全球的电竞游戏,是近几年异军突起的英雄联盟。紧随其后的是远古守卫,更多人叫它“刀塔”,英语简称DOTA的谐音。

  两款当红游戏都采取多人即时对战模式,双方各组5人战队,在指定地图决战,直到分出胜负。“水平相差悬殊的,10分钟就能解决战斗;实力接近的,有时候激战两个多小时才见分晓。”刘源解释说,反观那些让人沉迷的网络游戏,“是无底洞,吸引玩家不断买装备、升级。谁花钱多,谁就能赢,毫无公平可言,只是为了骗钱。”

  张宁的一位女粉丝如此介绍DOTA:“不是靠砸钱就可以玩得很厉害,而是全靠操作。”熟练操作鼠标和键盘,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战术得当,配合默契……都是用钱买不到的。

  “沉迷网游的,用金钱填补虚荣心,我们靠实力满足求胜心。”祝颂歌说,“都有成就感,但性质截然不同。”

  沉迷和着迷的界限在哪里?“迷电子竞技,有机会赚钱养家,迷网络游戏,则烧钱败家。”刘源说,职业选手每月底薪从五六千元至上万元不等,如果比赛成绩优异,奖金远高于工资。

  业余玩家数以千万,真正走到金字塔尖的高手,万里挑一。“许多达不到职业水平的人,如果非要固执地全身心扑在游戏上,总是以你们为偶像,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刘源回答:“任何一种游戏或爱好,都可能让人沉迷,关键在于认清自我。不需要很久,你就会知道自己有没有天赋。如果有,可以选择坚持,否则,当业余消遣就好,该干嘛干嘛。要是执迷不悟,到头来别把责任都推给电子竞技。”

  他回忆,两年前,预备队有个孩子,每天早起晚睡,全队最勤奋,但始终得不到好名次。“我劝他放弃,或换个行业,或尝试做幕后。他不听,直到今天还在原地踏步。当年每个月有600元补贴,现在没有俱乐部再聘他,零收入,还在硬撑。”

  投赞成票的家长越来越多

  酷爱电子竞技的张宁,没有因为玩游戏而逃课或退学,后来还考上了广东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我爸告诉我,你是男人,既然认定做一件事,就要做好,不然就别做。很庆幸,父母能支持和理解我。”

  更多职业选手,早早地告别了校园生活。所谓“早早”,其实基本都念完了初中,有的还是高中或中职院校毕业。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很聪明,但并不擅长考试。即便不打游戏,很可能也不会继续学业。

  “如果勉强考进一所不知名的学校,混到毕业,再凑合着找一份工作。既浪费了好几年时间,到头来的收入可能还不如我现在高。”这段话,是刘源高三那年对妈妈说的。

  当时,他已是电子竞技职业选手,专攻FIFA,这是一款在全世界流行多年的经典体育游戏,用电脑踢足球。刘源技术很好,获奖无数,在国内名列前茅。靠比赛奖金,他在高三已月入三四千元。

  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佳绩,刘源最终说服父母,不像同龄人那样跨入大学校门。

  在电子竞技行业,他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当然,路很窄,大多数人如果选择在这条道上走到黑,恐怕只会以迷路收场,带给家人无尽伤害。

  有些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祝颂歌的电子邮箱,常被同一类邮件塞满——全国各地的家长,希望把孩子送到俱乐部。

  他分析,目前的职业队员几乎都是90后,他们的父母也呈现年轻化趋势,已经出现了一些70后家长。他们可能也是玩家,起码懂电子竞技,不会把这些游戏轻易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画等号。

  两年前,一个预备队小孩的妈妈拨通刘源的电话:“给我儿子一次机会吧,我们家不愁吃穿,就是希望他能实现梦想:当世界冠军,我相信他一定可以。”刘源后来把这个小男孩升入了职业队。今年,他以17岁的低龄,夺得星际争霸2的世界冠军。

  “我们俱乐部超过九成家长都支持孩子,否则,走职业道路很难持久。”刘源补充说。

  (下转A15版)  (上接A14版)

  每天训练都有详细的计划

  电竞职业选手的上午,几乎都在睡梦中度过,倒也省下了吃早餐的时间。从下午1时到凌晨2时,除了吃两顿饭,每天至少训练10个小时。有时候练到半夜,才顿觉饥肠辘辘,大家便一拍即合,出去吃夜宵。

  这10个小时,可不是只求过瘾,昏天黑地瞎练一通。每天都有详细的训练计划,细化到训练过程每一分钟,练习哪些技术,攻克哪些瓶颈;针对不同对手,设计有针对性的战术;反复观看、分析精彩比赛录像,发现自身漏洞,寻找对手弱点;为了加强某一个环节的技术,必须一遍又一遍反复练习。

  当爱好变成职业,游戏也逐渐暴露出另一面的模样:艰苦、枯燥,必须伴随长久付出。如果不是因为对电子竞技的痴迷,和对职业的责任,多数人恐怕都无法忍受。

  足球运动员日常训练,需要练习体能、停球、传接球、射门等多种单项技术,这些都是比赛胜利的基石。“在总体训练思路上,电子竞技和其他体育项目大同小异。”刘源介绍说,但由于涉及较多专业术语,电子竞技项目的基本技术,没有别的项目通俗易懂。

  就拿英雄联盟最基础的战队分工来说,5名队员分别扮演5个角色,各自都需苦练一番绝技。有热情网友如此解释五人分工:“上路一个人(上单),中路一个人(中单),野区一个人(打野),下路两个人(ADC和辅助)。”

  没接触过游戏的,完全不知所云。成千上万玩家则会觉得,这点知识太小儿科。

  5名队员常年吃、住和工作都在一起,结成了亲密的战友关系,不但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互开玩笑,谈笑风生,而且表现在比赛中,必须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紧紧拧成一股绳。团队配合,既是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LOL和DOTA等电竞游戏吸引职业战队乃至风靡全球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战训练必不可少。国内十多家主要电子竞技俱乐部经常交流,每周约战多场,有时候也和国外高手切磋。剩余还有不少时间,会上网和业余选手对战。虽然对手常常不堪一击,但职业高手同样能借此达到自己预定的训练目标。

  游戏,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寂寞的女人穿丝袜,寂寞的男人打‘刀塔’。”“不吃饭不睡觉,天天吃泡面,只顾玩游戏,忘了谈恋爱……”网上流传的一些段子,曲解了电子竞技职业选手的生活状态。

  凌晨3时上床睡觉,中午11时起床,几乎天天如此。张宁过惯了欧洲时间,但上午有比赛时,又必须调回北京时间。

  除了作息不太规律之外,电竞职业选手的日子过得并不差。国内一些主要俱乐部大多在上海,他们通常会在城市副中心的繁华地段,距离轨交车站较近的小区里,每月花费数万元租下几套公寓。房型以三室二厅和四室二厅居多,队员们2人一间、6人一套。每套房聘请一名保姆,负责打扫房间,每天做两顿饭,伙食标准不低。费用均由俱乐部承担,队员享受包吃包住的待遇。

  每年春节,有半个多月假期,其他时间几乎都在训练,每月最多休息一两天。在难得的闲暇时间,张宁有时会拉着队友去KTV唱歌,他还喜欢读悬疑小说,常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主人公,去经历激动人心的故事。

  今年3月,张宁报名参加了电视相亲栏目《百里挑一》,大胆向心动女生表白,还高唱一曲情歌《爱很简单》,大秀唱功。

  走上台后,张宁说了一段幽默的开场白:“比我帅的,DOTA都打得没我好,DOTA打得比我好的,都没我长得帅。”节目现场一名女粉丝认出他,惊呼“大神”,夸他在DOTA界的地位,相当于影视圈的刘德华。

  祝颂歌和俱乐部的许多同事喜欢运动,每周都会抽空,召集十多人甚至二三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去打篮球、踢足球。为数不多的锻炼机会,帮不了日益酸痛的颈椎和腰椎。这是电竞选手的职业病。有些俱乐部会购买单价一两千元的电子竞技专用椅,帮助队员缓解疲劳。好在大家都年轻,平均年龄20来岁,正是恢复能力最强的阶段。“其实很多行业都有职业病,我们的健康状况总归比出租车司机好。”刘源说。

  有趣的是,尽管整天对着电脑屏幕,但绝大多数电竞职业选手,都不戴近视眼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名校毕业生甘当战队“保姆”
游戏的人生
过了黄金年龄,如何转型?
新民晚报新视界A15游戏的人生 2013-10-20 2 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