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奥斯卡得主,金牌编剧艾伦·索金主笔、主创、主制的《新闻编辑室》,以其独特的叙事形式、鲜明的政治立场、堂·吉诃德式的英雄主义与浪漫情怀,为HBO吸引了不少观众,也制造了许多话题。该剧将场景设在一个虚构的电视台,讲述突发性新闻发生时,编辑室里的故事。但因为该片借真新闻讲假故事,气氛在大义凛然与道貌岸然之间游走。
由杰夫·丹尼尔斯塑造的男主角是一位著名新闻节目主播,他多年来凭借温和中立的政治立场,在两党分裂、政治节目如同噪声扰民的大环境下,广受爱戴。但其实,他是一位极具正义感与政治主张的新闻人,本剧便是讲述这位新闻记者在一生挚爱回到身边之后,慢慢找回自己的故事。他遵循新闻人的操守与自觉,拒绝商业化与利益集团的影响,克服本身的不安,尽力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保护新闻业的纯洁性。该剧让虚构的主角们乘时光机回到真实的过去,让他们去面对和处理真实的新闻人都曾面对和处理过的各种问题,它一方面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美国当代新闻业的种种污迹,另一方面又好像一本相册,刷新观众的记忆。
《扣伯报道》
这是真真正正的假新闻。政治讽刺类节目,在美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斯蒂芬·科贝尔使其更上一层楼。通常我们所讲的“假新闻”,是像《每日秀》、《周六夜现场》中的“周末更新”环节,以及《洋葱新闻》这样以真实新闻为素材、由谐星扮演主播,对素材进行讽刺分析,暴露其荒诞成分的节目形式。但斯蒂芬·科贝尔所做的比这更多。他本身不再是谐星,而是一个角色,整个节目都是一场行为艺术,是一出戏剧表演。
简单来说,科贝尔每天所做的就是装傻卖萌,因此他的节目具有明显的喜剧效果。不喜欢政治的年轻人也可以从节目中获取多方面的前沿信息或生冷的知识,比如早在第一台3D打印机问世之时,斯蒂芬就采访过它的设计者。若稍微关注新闻,便可以通过节目看一个冷面笑匠如何针砭时事,把政治人物的愚蠢夸大一万倍,暴露其行为的不合理性。这是一档聪明的节目,尽管主持人做的都是傻事。
《烛台背后》
大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大概没有想到,迈克尔·道格拉斯,马特·达蒙加上自己,这样的一线豪华阵容,居然在好莱坞吃了闭门羹。表演艺术家、钢琴家,传奇的李勃拉齐的一生,他秘而不宣却众人皆知的同性恋身份,他与地下恋人的爱恨纠葛,这样出挑的素材,竟然被主要的工作室和发行商否定了。但也许他们是对的,如今票房如股市,甚至比股市更难预测,像赌局。此片虽阵容过硬,内容却过敏。不过,HBO就好这口,在网络电视以尺度和星光冲击有线台的今天,HBO接到这部电影,下巴都又向天上扬了几分。
《烛台背后》像列车缓缓驶入站台,不疾不徐地讲述了传奇人物的一生。观众通过这部作品,看到了李勃拉齐的自负、自恋与自卑,看到了他的爱人顽强挣扎却被腐化侵蚀的脆弱灵魂,看到了两人对爱的渴望、对彼此的绝望。索德伯格将节奏掌控得有条不紊,利用最后一场诀别戏将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为影片画上完美的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