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展出黄永玉创作的诗歌、散文、短句,还有他的书信、长篇小说的相关手稿以及有关书籍封面、报纸,还有他为文学作品所作的插图、木刻以及自创的文学体裁“文与画”等,大多来自黄永玉先生及其家人的收藏,分为“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罐斋二重唱”等部分。
策展人李辉介绍说,黄永玉先生是一个画家,但他也是个创作非常丰富的作家、诗人,1983年第一届全国诗歌创作奖颁奖时他就是得主,一早就是文坛有影响的人物,只是他在美术方面的影响盖过了文学。他用美术给文学插上了很多的翅膀,他给小说画了很多插图,最近推出的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部插图就有130多幅。他给很多作家比如冯雪峰、叶圣陶、汪曾祺、郭沫若、艾青等人的文学作品设计了封面,还创作了大量插图,他的作品是文学和美术特别的结合。他还给文学名著画出很多的画,比如他有一本《大话水浒》,画的每个人物都配有点评。所以展览定名为“我的文学行当”而非文学创作作品展。
■ 诗歌《自画像》(部分):
左邻养了只沙皮狗 右舍养了只斑点狗 我脸上的褶皱和老人斑啊!早早晚晚散步都很为难。
■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后记(部分):
老总和老板都笑眯眯默认,我也着实地感谢。漂亮的制版和编排,令我每周四迫不及待地要去报摊买一本先睹为快。并且自我陶醉起来:“妈的!写得真不错!”
■ 《阿西西圣芳济各教堂》题字(部分):
此作为意大利之行日晒雨淋写生过程最适意者因有椅子可坐也。
■ 《比我老的老头》增订珍藏版藏书票画稿:
借出的书,走失的狗,惟愿认得路回来!
■ 书法:
“吹灭读书灯 一身都是月”
“人说八十不留饭 大伙吃给他们看”
“历史的末端总会出几个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