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街球圈,说起陈旭俊,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说起“Hotdog”,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Hotdog(热狗)是陈旭俊的绰号,他还有另外一个绰号:上海寂寞街球王。
因为街球,Hotdog名满上海滩。可街球虽是他的最爱,但却成不了他的饭碗,这其实同样是其他街球手的现状,于是Hotdog和他的小伙伴们,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着,梦想着,期待着……
现状 上海街球有名气
差不多十年前,一股街球风吹进中国、吹入上海,这使得像Hotdog这样的篮球爱好者突然发现了新大陆。
“现在我还记得2001年NIKE街舞风雷的广告,因为那时我才知道了街球。”谈及街球,Hotdog有着说不完的话,当时他的第一反应是,篮球竟然可以这样玩?!
身上穿着宽大的篮球背心,脸上满是自信不屑的表情,手里的篮球似乎在指尖上跳舞。跨下运球,背后运球,眼花缭乱的运球配合着一连串不可思议的动作,让对手摸不着头脑窘相百出……
从此,Hotdog和上海滩许多篮球爱好者一样,着了魔似的爱上了街球。他的练球经历很传奇,为了加快拍球速度,他特意订制了一只带铅的篮球,重量足有2公斤,比一般的篮球重了一倍还多;而为了锻炼灵巧性,他又改拍网球,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收获也很大,他逐渐成为上海最有名的街球手。
街球源自美国,而且和说唱乐关系很深,陈旭俊的Hotdog这一绰号,其实就来自于一位美国说唱歌手。“他唱歌时喜欢学狗叫,我也经常跟着学,朋友们都叫我‘狗狗’,后来慢慢就变成热狗‘Hotdog’了。”
作为全国街球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上海有好几支有名的街球队,最有代表性的就是Hotdog的X-battle战队——今年8月底,X-battle曾代表上海去北京参加了全国街球制霸赛,最终在半决赛中不敌后来夺冠的北京CL。
北悠(北京吴悠)、南兔(南京兔子)、西锐(武汉周锐)、东狗(上海Hotdog),中国街球有四大传奇人物,陈旭俊位列其中。而在一位资深街球界人士的中国最好街球手榜单中,前十里有两人来自上海,分别是Hotdog和他的X-battle队友比利,这也足以证明上海街球在全国的地位。
困惑 并不能养家糊口
上海滩街球王,与多位世界级街球高手过招,不落下风;参演过周杰伦的《大灌篮》,在电影里秀自己喜爱的花式篮球;上过《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作为参赛选手的他技惊四座……他就是Hotdog。
这么多年来,作为街球塔尖的那一小撮人,Hotdog为街球付出许多,街球也带给他许多,但他一直有着很清醒的头脑:街球只是爱好,不可能作为养家糊口的饭碗,至少现在如此。“每一个进队的队友,我都会事先告诉他,你想打球可以,但必须得有另外一份职业,光靠街球养活不了你。”
Hotdog说,其实许多投身街球的人,一开始都有过这样的梦想:凭借个人努力在街球界打出一片天地,然后因此而名利双收,就像NBA、CBA的那些球员一样。但现实是残酷的,在街球场上,你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天赋,表演一个个令球迷叹为观止的动作,享受着自由、花哨、纯粹的篮球,可是光鲜背后却是无奈,走下球场,大家都要面临无比现实的柴米油盐问题。有人也曾产生这样的困惑:同样是打球,为何街球就不能养家糊口?
“在美国,有职业街球战队,球员可以光靠打球为生,就像NBA、CBA一样,但是在中国现在还做不到。”Hotdog说。别说整支球队,就连Hotdog本人,也无法脱离其他工作只把街球当饭碗。从8年前打出名气到现在,Hotdog只签过两个代言合同,其中第一份只有两万元,第二份签了两年,每年5万,这已经是他迄今最大一笔收入。
“现在这支球队,除了我只有比利签过一份代言,其他人还没有机会。”Hotdog说,虽然X-battle是上海最著名的街球队,但是这并不足以让他们得到稳定的收入来源,“更多时候,赞助商只是希望你能参加一下他们的活动,而这样的活动时有时无。”
平心而论,国内顶尖街球手可以凭借一技之长让生活有所改善。但中国不比美国,街头篮球绝不是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至少现在不是。
理想 争取街球职业化
其实不光上海,即使放眼全国,街球手也几乎没有能光靠打街球为生的,“据我所知,就北京的吴悠没有工作,其他人还没听说过。”Hotdog说。
吴悠号称中国街球第一人,他所在的CL也称得上中国最强街球战队,但他们也只能靠参加一些商业表演等方式赚点钱,以维持球队平时开销。除此之外,出身北京体育大学的吴悠,偶尔还得客串一下训练营教练的角色,在推广街头篮球的同时,也能给自己赚点小钱,而这也是Hotdog等人平时要做的。
多的几千块,少的几百块,X-battle的商业演出,收入无法得到保证,街球之外,大家都要有自己的工作。Hotdog的工作是在斯篮博公司做球员管理,他平时也得朝九晚五地上班,X-battle的其他队员,职业也是五花八门,做销售的,做医生的,做保安的……总之除了几名学生球员之外,大家都得有活儿干,否则就可能没饭吃。
也许有人问,既然街球手能玩球玩得近乎神级,那为什么不加入职业联赛赚大钱呢?前些日子,Hotdog和几名队友去上海体育馆观看了肯德基三对三国际篮球赛,这次比赛中国篮协特意组织了国家队参赛,似乎让人感觉街球前景会更加光明——有人很羡慕中国队的吴前,认为他不但街球打得好,还有机会打CBA,真正将爱好和工作结合到了一起。
“其实吴前打的不是街球,而是正规的三对三,算是职业篮球了。”Hotdog说,街球手要想转战职业联赛,其实难度非常大,“要知道,其实街球和真正的职业篮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注重观赏性,一个更注重实战,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当初吴悠也去八一队试训过,最终还是没能留下。”
那次肯德基三对三比赛后,记者也采访了浙江队球员吴前,虽然那次是以国家队队员身份夺冠,但他的兴趣不在街球,目标是争取打上CBA:“有机会打职业篮球的,都不会去选择街球吧,街球很难当成工作或事业来做的。”
【后记】
“我2002年时的那些好兄弟,SAUCE2K、AKIRA、奶茶这些人,现在都已经不再打街球了,后来的队友小黑、李晓晨、陆遥等人也都工作了,就连‘小和尚’(沪上另一知名街球手)也改行做了DJ。”Hotdog说,当年龄、爱好与收入成为现实矛盾的时候,他也曾对自己的想法产生过迷惑。
而现在,Hotdog和他的小伙伴们,在各自工作之余,仍然坚持在街球第一线,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平衡点,“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作战,我有我的队友,何况还有像吴悠这样从当初和我一样努力到现在的人,我们从未放弃过,我知道街球总有一天可以走向职业化,X-battle的路也会越走越好。”
本报记者 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