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还彩礼
男方认为金饰被调包
家住海门市包场镇的男青年江某和女青年王某经人介绍,确定了恋爱关系。今年3月,按照当地风俗,江某家给王某家送去了彩礼,包括8.8万元现金和价值3万多元的金手镯、金项链等财物。但相处一段时间后,女友王某却发现双方性格并不合适,便提出中止恋爱关系。江某要求对方如数返还8.8万元现金和金手镯、金项链,遭到女方王某的拒绝。
经过法官耐心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女方返还4.5万元现金和所有金首饰。当江某看到对方归还的金首饰时,却一口咬定金器成色不对,是假的,自己送出的金手镯、金项链被“调了包”。但王某却矢口否认,称金器就是原来男方买的。法官现场称重发现,这些金首饰重约100克,按照以往的审判经验,这种纠纷只要依据购买金器的发票就可以断案。可女方却称发票丢掉了。
杯水识金
法官想到“曹冲称象”
这时,法官想到了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并提出用这个故事中的“阿基米德”原理来鉴定女方所退金器的真伪,这个提议得到了双方的认可。法官拿出一个纸杯,盛满清水,过重后得到重量A,将金器单独过重后得到重量B,随后将金器放入满杯的水中,待水溢出后过重,得到重量C,A加B的重量总和,减去重量C,即得到溢出水的重量D,而从体积上来看,溢出水的体积和金器的体积相等。法官以溢出水的重量D做分子,用清水的密度1(1克=1cm3)作分母,两者相除即得出水的体积E,亦即金器的体积;然后法官又用金器的重量B,除以E后即可得到金器的密度。
数据面前
女方承认“拿错了金器”
通过现场计算得出,女方带至法庭的金器密度不到13克/cm3,而黄金的密度是19.32克/cm3。由此,法官认定女方带来的金器有假。在事实面前,女方终于承认是“拿错了金器”。
据扬子晚报
【原 理】
1.通过计算金器的密度可以鉴定真假
2.金器密度用重量除以体积可得(另:重量除以密度即为体积)
3.溢出水的体积和金器的体积相等
第1步 用一个纸杯,盛满清水,过重后得到重量A
第2步 将金器单独过重,得到重量B
第3步 将金器放入满杯的水中,待水溢出后过重,得到重量C
第4步 A加B的重量总和,减去重量C,即得到溢出水的重量D
第5步 溢出水的重量D除以清水的密度1(1克=1cm3),即得出水的体积E,亦即金器的体积
第6步 用金器的重量B,除以金器的体积E后,即可得到金器密度。然后对比黄金密度判断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