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此次立法听证会的听证事项为:《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第八十一条中“鼓励环保驾驶,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地段,提倡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3分钟以上时熄灭发动机”的规定是否合理、可行,以及如何修改和执法。
明显减少尾气排放
此前,北京交通大学完成了一个关于汽车启停对燃油消耗和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证明,熄火90秒和3分钟怠速对比,排放和油耗显著下降。
实验选取了两辆1.6升的捷达出租车,均采用3分钟驾驶工况模式(空转-发动机停止-发动机重新启动-空转),即分别让实验车先怠速,然后熄火,之后再怠速。其中一次熄火时间为0秒,即3分钟一直保持怠速,一次熄火时间为90秒,并就此进行了对比。
专家质疑作用不大
市民对于此条规定的疑问主要集中在熄火会否导致乘客被冻着,以及多次启动是否会造成车辆损耗。对此,汽修专家潘旭东表示,就北京的天气来看,如果车辆密封性能好,车短时间熄火后,车厢内的温度不会太低,不至于把人冻着。另有环保专家介绍,平常所接触的家用车发动机,一般都有启动5万次以上的寿命,假设每天需要熄火、启动10次,那么,1年才3650次,10年才3万多次,发动机依然是可用的。从这个角度考虑,只要每天的熄火、启动次数在10次以内,都不会对车辆发动机以及电瓶等造成影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从城市公共管理的角度看,此举作用不大。北京500多万辆车,谁来监控这么多车是否停车超过3分钟?“这样的规定看起来热闹,实际上虚无缥缈,没有可操作性。”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也表示,一些高档车发动机声音很小,交警很难发现其是否熄火。如果要实施此项规定,交警的工作难度会很大,而且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力,而此举的实际效果又会很小,得不偿失。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