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在相当长时间里被视为防治乳腺癌的有效手段,是不少国家女性体检常规项目。在美国,本着早检查早治疗原则,大部分女性从40岁开始每年接受这项检查。但这项检查如今受到越来越多质疑,被认为作用有限,并且可能导致过度治疗。
作用被高估
1996年,时年35岁的美国女作家佩姬·奥伦斯坦被钼靶检查确诊乳腺癌,随即接受治疗,包括切除肿瘤和6周放疗。尽管治疗过程痛苦不堪,奥伦斯坦却庆幸保住了性命,并将这归功于钼靶检查的精准、及时。
奥伦斯坦代表了相当多推崇钼靶检查的美国女性。钼靶检查1963年在美国投入应用,到2000年美国40岁以上女性有70%每年接受钼靶检查,对这种技术的接受几乎达到迷信程度。
一度有数据显示,诊断及时并辅以治疗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25%。“尽早筛查”和“钼靶检查”成为美国防治乳腺癌的关键词。
其实,因得到及时筛查得以幸存的乳腺癌患者多是50多岁女性,但这并未引起医学界和公众重视。当年的逻辑是:既然及时筛查能降低乳腺癌死亡率,那就让年轻女性也尽早接受检查。
如今越来越多研究显示,钼靶检查的作用可能被高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1996年起不再推荐对40岁以下女性全面施以钼靶检查,因为并无证据显示这能有效降低她们的乳腺癌死亡率。
实际上,由于年轻女性的乳腺组织更丰富密集,接受筛查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导致不必要的乳房活检,带来精神压力,而真正需要警惕的癌变反而可能查不出。
一项历时30年的研究显示,钼靶检查只能略微降低乳腺癌死亡率,且仅限于晚期患者。最近发表于《新英格兰学术杂志》的研究报告说,过早接受筛查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过度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和毒性药物治疗。
2009年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一项调查显示,钼靶检查并非多多益善、越早越好,多数女性最好在50岁以后再接受筛查,而且最多每2年接受一次。
难查恶性瘤
多数相信乳腺钼靶检查作用的医生抱着这样的想法:尽早发现乳腺癌症状,采取措施避免癌细胞扩散。然而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钼靶检查往往只能查出一些并非急需治疗的乳腺癌,却漏掉真正恶性的肿瘤。
目前已经确认至少四种乳腺癌,其成因和治疗反应完全不一样。受体三阴性乳腺癌在四种乳腺癌中最为恶性,患者在所有乳腺癌患者中占20%,美国年轻非洲裔女性患这种乳腺癌的比例相对更高。
这四种乳腺癌又可细分为更多种类,但钼靶检查完全无视它们的差别,并且难以查出受体三阴性乳腺癌。这种恶性肿瘤扩散迅速,常常在两次筛查之中突然出现,即使诊查时体积微小,往往也已到晚期。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为何乳腺癌筛查普及多年,乳腺癌扩散仍难以遏制。
另一方面,容易筛查的乳腺癌往往尚处早期,即使再晚些时候发现也能治疗。还有不少经筛查发现的乳腺癌发展缓慢,几乎根本不会扩散。尽管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有研究显示,钼靶检查查出的乳腺癌近四分之一无需治疗也会自行消退,所谓“早筛查降低死亡率”之说有夸大嫌疑。
研究人员对比了3组欧洲国家的情况,每组两个国家引入钼靶检查的时间相差10到15年。结果发现,所有国家的乳腺癌死亡率基本相同。
越查越恐慌
在钼靶检查普及前,鲜有乳腺导管原位癌病例。如今美国每年有6万名女性被诊断患有乳腺导管原位癌和小叶性原位癌,占新发乳腺癌的四分之一,在40多岁女性中尤为高发。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估计,到2020年可能有超过100万美国女性被诊断患乳腺导管原位癌。
这么多人被查出乳腺癌显得乳腺癌无处不在,引起女性恐慌,感觉必须频繁求助筛查或接受治疗,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明尼苏达大学肿瘤外科专家托德·塔特尔发表论文称,1998年到2005年,单侧乳房查出患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女性选择切除双侧乳腺的人数增长了近2倍,但她们携带的并非易患癌基因。另一项调查显示,与10年前相比,如今女性认为自己可能患上乳腺癌的几率高达30%,尽管实际上只有5%的可能。
专家指出,对癌症的恐惧可以理解,但这不应成为误导判断的恐慌。
治疗防过度
一项有全球60万名女性参与的临床实验的随机调查显示,每2000名连续10年每年接受筛查的女性中只有1人因及时发现乳腺癌而延长性命,却有10人因为被查出的不那么严重的乳腺癌接受了过度治疗。
这些不必要的治疗副作用严重,甚至可能威胁生命,例如服用抑制雌激素的他莫西芬药片可能导致中风、凝血和子宫癌,接受放射和化学治疗令心脏衰弱。
大部分接受过度治疗的女性所患乳腺癌是乳腺导管原位癌,这是一种尚处病变早期的癌症,分泌乳汁的乳腺导管处有病变细胞。
乳腺导管原位癌存活者往往被当成抗癌斗士宣传。实际上,这种癌症相对容易治疗,有近100%的10年存活率。在半数到八成病例中,乳腺导管原位癌不会转移、扩散,“原位”即意味着“原地不动”。
除非发展成侵入性癌症向其他器官扩散,乳腺导管原位癌并不致命。活组织切片检查显示,患这种癌症的女性有14%死于其他疾病。但由于难以判断是否会发展成侵入性癌症,每一例乳腺导管原位癌都被当成致命癌症治疗。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乳房关爱中心主任劳拉·埃瑟曼呼吁停止过度治疗,甚至认为乳腺导管原位癌不应该算作癌症。“大部分乳腺导管原位癌在10年内发展成侵入性癌症的几率只有5%,相当于62岁女性患乳腺癌的平均风险。”
埃瑟曼认为,对这类患者施以乳腺切除、放疗或化疗是毫无必要的过度治疗,就好比对所有胆固醇过高者施以心脏手术。 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