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密转基因水稻
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实验田,里面栽种着几十种转基因水稻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师生在试验田里插秧
不同性状的成熟水稻按照编号分装进不同的网袋中,作为下一步的实验材料
  “很多人担心变异,事实上,目前很多育种技术利用的就是自然变异。”陈浩说,太空育种、化学诱变、辐射育种,这些常规技术实质上都是利用基因突变。相比之下,转基因技术是可控的。

  不断研发的新技术

  拿到安全证书后,林拥军没有停止对抗虫水稻的研发改良。华农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因楼的2楼是团队主要工作地点。光照培养室内,玻璃瓶内的转基因水稻幼苗正在白炽灯模拟的日照环境下生长。暗培养室里,水稻愈伤组织及其他培养基被分装在蓝色集纳箱中。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无菌操作室内,十余名身着白大褂的学生穿梭往复。一个正在做酶切实验的研究生说,这里的灯每天都会亮到很晚。

  人们质疑小鼠90天的毒理实验,林拥军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做转基因大米的小型猪90天喂养试验,委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做猕猴喂养试验。他介绍,小鼠90天喂养实验已属国际高标。小鼠的90天,相当于人到中年。

  有人担心Bt蛋白对人有害,他就在外源基因上加入启动子,让Bt蛋白只在昆虫食用的叶、根、茎部分表达,保证人类食用部分不含这种原毒素。有人担心外源基因,他就研发定向消除技术,干脆把胚乳(人类食用部分)中的抗虫基因去掉。“技术还在探索阶段,原理上容易实现,时间上还需要一个过程。”

  这些探索,遭到了转基因领域其他专家的批评。说他浪费资源、画蛇添足。林拥军不想辩解,让民众放心、推进水稻市场化才是当务之急。他反省说:“是我们的科普没有做好。”

  “目前,我们的转基因水稻技术是全世界最成熟的,美国人做不了我们就不能做吗?”林拥军说,“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减少使用农药、肥料,从这个角度讲,转基因食物更安全。有人说推行转基因受利益驱使,我和张启发老师商量了,如果能上市,我们将不要一分钱,无偿提供这项技术。”

  眼看两张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明年就将过期,大家都束手无策。要想市场化,还必须获得农业部种子管理局颁发的品种审定证书、质监局发的生产许可证和工商局发的经营许可证。然而,农业部至今没有建立起一套评审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推进的办法,2009年之后,农业部再没下发过一张转基因食品安全证书。转基因主粮市场化的愿望,似乎遥遥无期。张启发感慨说:“转基因水稻商业化不是更近,而是更遥远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检测很严格
解密转基因水稻
解密转基因水稻
新民晚报新视界A15解密转基因水稻 2013-11-10 2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