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起就“放羊”
那天,我和朋友们吃茶聊天时,谈到许多家长在子女的求学、事业、婚恋三大问题上操心不少,主要是因为不懂如何放手。心里不想放,自然规律却逼迫着不得不放,到最后还是深感放手是必须的。既然如此,那何不从一开始,就学会适当放手呢?
说起来,我们家对外孙栋栋的教育,基本上是“放羊”的。
“放羊”是从他上小学那天开始的。第一天上学,由他自己整理书籍、背书包,大人陪他上学,教他走过几条马路,转几个弯,叮嘱在路上怎样注意安全等,以后就让他自己去上学了。
一开始大人心里确实不大放心,但想到:要是每天都由家长包办代替,用车送、由人陪、跟在他后面拎书包———现在长辈当他的“跟班”,以后他长大了也只能当“跟班”,这怎么行?
栋栋独立上学,变得越来越懂事、要强。再重的书包,他也自己背;严寒酷暑、狂风暴雨时,他满头大汗、雨水湿透全身也不叫苦。学习也很努力,从小学考进重点中学,直升高中、进重点班、保送进大学,他一路走来顺利。
进了大学,他在认真的学习外,还积极参加校内足球、游泳、书法等活动。我们从不把大人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而是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默默支持。他踢足球时,裤子不知道破了多少条,我女儿就晚上用缝纫机一圈圈补上;学书法时,衬衫上沾着东一点西一滴的墨汁,女儿就到超市里去购高级洗衣粉,用手一点点地搓净。栋栋见到母亲的辛劳,感动地说:“妈,辛苦了!”
毕业要工作了。这本来是家长又一个焦头烂额的时刻,但我们也照样“放羊”。外孙果然有自己的主张:毕业后,不是急于找工作,而是约好同学,先到杭州旅游,放松一下。回来后,他自信地编好简历,投出,很快就被一家外企公司聘用。
“坐享其成”添惊喜
进单位后他发挥学业的优势,肯钻研,提了职,评上先进,不久又派去国外深造。我们又是高兴,又是担忧。高兴的是,他凭自己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才有这样的机会;担忧的是,他从未出过国门,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能行吗?可是外孙多年来培养出来的独立能力让我们再次放下心来。他到了国外,虽然不会所在国的语言,但可用英语与人交流沟通。又利用休息日,挤出时间报考学习该国语言。一年之后,不仅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还取得了该国语言的一级证书。
后来他又想跳槽到一家外企公司去。我们知道后难免有些担心:新单位要求高,难度大,而且员工都是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但转念一想,现在的年轻人爱尝试、爱挑战,跳槽也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仍由他自己作主。结果,他又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在多次严格考核之后脱颖而出。他更在工作之余,利用双休日和晚上继续学习,终于考进交大在职硕士研究生,给全家又带来一个惊喜!
事业小有所成,婚姻又成了“头等大事”。栋栋已二十多岁了,做长辈的心里总希望他早日成家。可他总是说工作忙、学习紧张,还反过来劝我们,说他的婚事不要大人急。哪会不急呢!我们向他提建议:什么百里挑一、相约星期六、人民公园相亲角、单位组织单身会,机会好多,要抓紧啊!他却总是说:这个问题嘛,你们不要操心,到时候一定会让你们称心满意的。
真的“到时候”了,他果然又给我们一个惊喜。原来他已经和过去单位的同事小汪谈了快两年恋爱了。这小子!双方家长见面后,都很满意,一拍即合。在筹备婚礼过程中,栋栋看到父亲退休后还在发挥余热,母亲又操劳家务很辛苦,就不要他们操心。一对恋人利用双休日和晚上跑商场,货比三家,精打细算,选购电器家具、预订酒席、设计装修婚房,连摆酒宴、分喜糖等都不要大人操心。我们对他早已有信心,乐得“坐享其成”。结婚那天,双方亲朋好友济济一堂,外企公司的领导按中国婚礼的礼数致贺词,整个宴会厅喜气洋洋……
外孙在求学、工作、婚姻三件大事上,独立自主地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我们长辈为此深感自豪。我们的体会是:不要做孩子的雨伞和遮阳伞,更不可做孩子的“保姆”,经历风雨烈日的孩子才能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