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夏天真的是“苦夏”,我年轻时读鲁迅的日记,他说,酷夏做学问只得去北京的公园。不过,当下做学问已是“翻页空调下,悠然有所思”了,与鲁迅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了。
现在流行各种各样的小段子,比如“人死了,钱没花完”之类。然而,手机里东转西传、描写今年酷热的小段子——“沁园春”之类,却很少能让人在冷峻的幽默中体会那些在烈日下打拼的人的辛苦。
今年上海如此炎热,百年未遇,明年会如何?我以为,这年头小段子太多,意思有一点,但不大。如何给越来越热的都市降温,倒是要大家都来想想办法,你转我传多转转。
前几年大街小巷都是明亮的地砖,打滑不说,又散不去热;后来改了一种地砖,就凉快多了。我家住的小区有一小湖,因此,天再热,四周还算凉快。今年水价涨了,有关部门就不灌水了,一道凉快的风景线就没了。
凡事都得从长计议,没有远虑,必有近忧。段子自然智慧,但它毕竟只是段子,作用有限。从长计议,让富起来的人多做善举,大家也多探寻些新办法,群策群力,想出些减少热源的办法,我想这会比写段子转段子更有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