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标准公司出品的影碟《弗兰西斯·哈》是一部新片,花絮收有包括导演、女演员、摄影师在内的三段访谈,约50分钟。这是一部美国独立电影,就像《艺术家》一样,它以黑白画面,让我们沉浸在怀旧的氛围里。这恍若向早期好莱坞黑白片致敬,抑或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再生。在大片炫技的当下,你如想换换口味,这部电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弗兰西斯·哈》的导演是诺亚·鲍姆巴赫,他还是一个编剧。我看过他最出色的一部电影是《鱿鱼和鲸》:家庭危机在少年心中引起的回响。这是诺亚带有自传色彩的电影,尽管故事紧凑,但他说:“我试图制作出一个忠实于经验的电影,而不只是靠情节来驱动电影。”他的这种不依靠戏剧性情节冲突构造电影的实践,在《弗兰西斯·哈》上,有了更完美的体现。这部电影,从头至尾,就是一个27岁女青年,忙忙碌碌地为生存、为生活、为自己而奔走,所有的一切,自自然然发生,不刻意、不雕琢,就像导演所欣赏的新浪潮电影,如特吕弗的《朱尔与吉姆》,侯麦的《苏珊娜的故事》,戈达尔的《不法之徒》。他说:“它们都是那种感觉自然而然发生的电影,你并没有真正觉得那是在演电影。”
诺亚选择黑白电影的样式,既是他性灵中对影调美的一种追寻,也是契合电影所产生的现实环境。他想要呈现特吕弗《射杀钢琴师》那样的画面效果,当然,在某种程度上说,《弗兰西斯·哈》所表现的自由度更大:纽约、萨克拉门托、巴黎……不管是空空荡荡的马路,还是车水马龙的街道;不管是有着柔和光线的白天,还是霓虹闪烁的夜晚;不管是城市的喧嚣、繁杂,还是家乡的祥和、温暖,导演诺亚提供给我们的绝不是如纪录片式的粗粝画面、摇晃镜头、杂乱构图,他用黑白影像,创造着漂亮、精致和精巧,“有色彩看起来会很糟糕”,他这样说。
电影中的女主角弗兰西斯由格蕾塔·葛韦格扮演,她和诺亚是此片的共同编剧,她也是诺亚的现任女友。诺亚说:“她绝对是电影的灵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电影是我们俩的。”诺亚这样评价格蕾塔:“她很有趣,她在电影中表现得像个喜剧演员,她有喜剧天分,她让画面变得赏心悦目。”格蕾塔在电影中有许多肢体动作,她在马路上疯疯癫癫奔跑,成了此片最令人发噱的场景之一。弗兰西斯是一个悲催的小人物,暂时无房、无钱、无工作、无男友,虽然像堂吉诃德式的,她要去战斗,虽然她也有悲哀、消沉的时候,但大部分时间,她就像是现实中我们的一个邻居,一个朋友,一个亲戚,熟悉得可以触摸,亲切得可以感知。电影碎片似的呈现着她的生存样貌,她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消解着现实中的无奈;她以豁达的度量,平和地对待所有不公;她以充满喜剧色彩的行为,解构着来自心底的失望。她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傻傻乎乎、自自然然、大智若愚,面对着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希望和实际的背离,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健康的自我解嘲,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调节,一种高级的生存智慧呢?
《弗兰西斯·哈》是一部有趣的电影,它的音乐轻快悦耳,最后以皆大欢喜收尾。在经历了所有的磕磕绊绊之后,谁还忍心让一个可爱的大龄女青年再继续磕磕绊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