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寄托
以新年音乐会向广大音乐爱好者送上祝福,在欧洲早已成为一大文化传统。1941年1月1日,维也纳爱乐在硝烟弥漫之中,开创了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的历史。柏林爱乐的新年音乐会最早可追溯到二战之后的1946年,当时,音乐家们承担了驱散人们心头战争阴霾的责任;上世纪八十年代,指挥大师卡拉扬更是确立了由音乐总监执棒柏林新年音乐会的模式。如今,新年音乐会早已不是飘扬在废墟上空的希望之声,却仍然是鼓舞大众走向新生活的精神象征。
新年大餐
央视于1987年在中国开始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之后,每年元旦的傍晚,乐迷们常会守在电视机前收看。2008年1月1日的零点钟声刚刚敲响,上海艺术人文频道同步转播的柏林新年音乐会,让乐迷们享受到了另一种风味的“新年大餐”。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只演圆舞曲和波尔卡不同的是,柏林爱乐乐团在总监西蒙·拉特尔的指挥下,当年送上的是一台经典荟萃的“俄罗斯之夜”专场。2009年的最后一晚,上海交响乐团的“2010上海新年音乐会”应运而生。
大师执棒
上海新年音乐会吸收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轮换和柏林新年音乐会主题变化的不同特点,确立了每年邀请一位世界级指挥大师、以本土乐团演奏不同主题曲目的新年音乐会模式。首次执棒亚洲乐团的意大利指挥大师里卡多·穆蒂,为上海新年音乐会设计了一套意大利曲目。随后,德国指挥大师库尔特·马舒尔、俄罗斯指挥大师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美国纽约爱乐总监艾伦·吉尔伯特,分别带领上海交响乐团为广大市民送上了德国、俄罗斯、美国的经典音乐。昨晚,艾森巴赫又执棒上交用俄罗斯曲目为听众送上了新年祝福。
全球转播
借助电视和广播的转播,是使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柏林新年音乐会、德累斯顿新年音乐会等成为全球知名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采用“世界指挥大师+国内一流乐团”模式的上海新年音乐会,第一年就通过央视音乐、东方卫视、艺术人文的转播,首先在国内有了知名度。昨晚的2014上海新年音乐会,更是首次借助凤凰卫视欧洲台和美洲台的转播,向全球传递来自上海的新年祝福,也为上海拥有的自主新年音乐会打造世界文化品牌迈出扎实的一步,更让申城市民在新年之际,通过音乐感受世界、用音乐向全球送上祝福,使正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