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不相识的美国青年杰西和法国姑娘赛琳在火车上相遇,互相吸引,度过了令人难忘的一夜;9年后,两人再次相遇;又一个9年过去了,他们已是夫妻,且有了可爱的双胞胎女儿。这就是分别摄制于1995年、2004年和2013年的《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和《爱在午夜降临前》三部曲的全部内容。有意思的是,这三部曲的男女主角都是由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扮演,所以,我们看到了他们从20多岁到30多岁到40多岁的演变过程,看到了时光载着他们从青春流向中年的印迹。从青涩到老成,岁月总是那么多情而又无情。
这三部曲的导演都是理查德·林克莱特,在他年过半百拍摄的《爱在午夜降临前》演职员表中,有“纪念艾米·赖豪普特”的字样,原来,这是一个留存在他记忆深处的人。20多年前他与赖豪普特邂逅相遇,并一起度过难忘的一晚,他把自己的这段经历改编成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可惜在电影公映前,赖豪普特已不在人间,但他对她的怀念绵延至今。
这是任谁都会感慨的电影三部曲,不仅是因为横跨18年的时间,而且还在于它的内容。日出之前、日落之前、午夜之前,对应着奥地利维也纳、法国巴黎、希腊伯罗奔尼撒南部小岛,不同的时空,杰西和赛琳,为我们展现了最真实的一幕。假如用一个关键词来定义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是“邂逅”,《爱在日落黄昏时》是“重逢”,《爱在午夜降临前》是“在一起”,就像连续剧,我们陪伴着他们,行进了一程又一程。
看这样的电影,总会会心一笑,不是吗?《爱在黎明破晓前》浪漫得一塌糊涂,年轻时,谁不想有个艳遇。摩天轮、花园、音像店、酒吧、教堂、街头……维也纳的夕阳里,灯光下,处处留下杰西和赛琳漫游的足迹。日出之前,他们相约半年后相见。相对于《爱在黎明破晓前》的浪漫,《爱在日落黄昏时》却显得感伤,由于错过了相约的日子,9年后重逢,赛琳依然单身,虽然她爱着杰西,但杰西早已为人父。在巴黎街头、在塞纳河上,他们闲逛、游荡,当晚霞满天,他们又要分离。赛琳为杰西演唱了动人的歌曲:“让我给你唱首华尔兹,穿越时空,穿越思念,纪念那美妙的一夜。对我,那一夜,你是我梦想的一切,但你现在走了,远远地离去,回到了你雨中的小岛……”他们还会在一起吗?9年后《爱在午夜降临前》回答了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日子里,杰西和赛琳终成眷属。但经过浪漫和感伤,当他们来到不惑之年,现实的痛苦也不约而至。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南部小岛,景色美丽,但不知不觉两人心已有隔膜,为杰西和前妻所生的儿子问题引发争吵,继而摊牌,赛琳说:“我不再爱你了。”午夜就要降临,海边吹着微风,远处闪着灯光,杰西和赛琳坐在夜色里,接下去,他们又会有怎样的一个或几个9年呢?
这三部曲,秉持着导演一贯的风格,在悠长的镜头里,是人物滔滔不绝的对话,聊时间、两性关系、爱情、死亡、宗教、战争、环保、女权主义……为什么我们一点也不感到枯燥和冗长呢?这需要功力,需要智慧,需要技巧,需要知识,需要幽默,需要把握。当然,还需要诗意。
想起一部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编导采访一群7岁的孩子,问他们将来准备做什么,觉得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每隔7年,采访同一批人,看看他们有什么变化。迄今已拍了8部,也就是说当年那批小孩,现在已经56岁了。这三部曲和《人生七年》有异曲同工之妙,再过9年,假如同样约请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来扮演杰西和赛琳,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