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的一个傍晚,俞水兰接到季云英的电话,告诉她12月18日有一个同学聚会,地点特意定在距离她家只有5分钟车程的葵园农庄。然而,俞水兰还是回电说:“我实在走不动,你们好好聚聚,我就不参加了。”
为什么俞水兰要谢绝同学聚会呢?原来,45年前,20岁的俞水兰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落下右腿残疾,只能靠安装人工盆骨支撑身体。年纪轻轻就辍学,身体还有缺陷,俞水兰一度自卑,并渐渐远离同学们,但同学们始终将她放在心上。正因为这样,俞水兰不愿再麻烦大家。她没想到,老同学李兴隆说:“俞水兰一定要到,这个聚会就是为她办的!”
12月18日上午,本打算“宅”在家里的俞水兰打开门,惊讶地发现,两辆轿车正停在门前。老同学们把她接到葵园,40多位老同学已热情地迎候在那里,连当年的吴晓忠等老师也在场。师生们早已各自准备好了红包,不一会儿,就凑足5000元。吴老师把钱交到俞水兰手中,俞水兰不禁泪眼婆娑。
她告诉记者,患病后,自己不知道吃了多少药,有时,一想到药就不由自主地呕吐。同学们的帮助让多次有过轻生念头的她最终战胜了自己。逢年过节,附近的几个老同学总会来看望她,塞点过节费,送几件新衣裳,鼓励她积极面对生活。这么多年来,老同学们用真情打动了俞水兰,她说:“他们这么关心我,再消沉下去就太对不起他们了。”
她刻苦地进行康复锻炼,操持家务,照顾年迈母亲。现在,她已经能慢慢走路了,偶尔也可以洗洗衣服。她告诉季云英,如今政府给予残疾人各项补贴、照顾,邻居们也会伸出援手,自己一定会更加坚强。
本报记者 孙云 通讯员 陶金晶